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拉丁美洲的争夺是美苏两国冷战时期全球争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美苏对拉美争夺的对比分析,使得对美苏两国在拉丁美洲地区争夺的认识更加全面:美苏在拉美的争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拉美地区的反映,也是苏联在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内为寻求全球战略优势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策略。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根本上还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范围的争夺最终还要依靠本国的经济实力。本文的行文结构分为四个部分,以美苏两国在拉美地区的争夺为主线,分析美苏两国在拉美不同时期争夺的特点、手段和最终的结果,并从中汲取美苏在拉美争夺的经验教训,为我们的对外交往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冷战时期美苏在拉丁美洲争夺的背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战后初期形成的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是美苏争夺拉美地区的国际大背景;战后拉美人民的反帝斗争给苏联介入拉美创造了条件;美国对拉美政策的缺乏足够重视为苏联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构成了美苏两国争夺拉美地区的背景,以古巴革命为契机,美苏两国在拉美的争夺拉开序幕。第二部分介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拉美争夺的过程及表现,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后到六十年代初,苏联开始介入拉美,逐步扩大自己在拉美的影响力,开始和美国在拉美展开争夺,直到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的扩张势头才得到遏制。美国虽然成功阻止了苏联在古巴的战略意图,但美国也不得不重视苏联在拉美的影响力。第二阶段是六七十年代,苏联由于直接输出军事力量受阻,苏联对采取谨慎的态度,更多地采取援助,贸易,文化交往等方式扩大在拉美的势力。美国肯尼迪执政时期提出进步联盟计划意图减小苏联在拉美的影响,可随着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和经济衰退,尼克松上台后采取的低姿态政策和卡特强调人权外交,都试图减少对拉美的介入,改善美国形象。第三阶段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国力的恢复,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采取低烈度战争政策,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而苏联则由于国内经济滑坡开始在拉美实行战略收缩。第四阶段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在拉美建立的势力范围荡然无存;美国抓住有利时机推行北美自由贸易区计划,加强对拉美经济的控制。第三部分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拉丁美洲地区争夺的对比分析。从两国在拉美的战略目标上看,美国主要是维护维护其后院的安全与稳定,而苏联的领导并不讳言他们在拉丁美洲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要破坏美国在该地区的力量和影响;策略对比上,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利用国际组织的力量来压制反对势力,进行国际制裁是美国常用的手段,而苏联的成功之处在于寻找代理人,扶植反美势力;从争夺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态势来看,美国的扩张层现波浪式,苏联的扩张层现抛物线式;从最终的的不同结局来看,地缘政治因素虽然占了很大方面,但国家的经济实力才是根本。第四部分是冷战时期美苏在拉丁美洲争夺所产生的影响。对美国而言,牵制了美国,降低了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对苏联的影响主要是经济损失,政治获利;对拉美的影响主要是美苏在拉美的争夺给拉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推动了拉美人民独立外交的开展和加强区域间的合作。通过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使得对美苏在拉美的争夺有一个整体上的评价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