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传统制造业的不断发展,JIT生产方式已经被大多数现代企业所认可。这种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倡导减少浪费,消除库存,优化生产物流,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对于企业仓储物流,JIT生产方式要求仓库整体布局规划合理且运作规范高效。A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电动工具研发、生产、测试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性制造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因原材料入库延迟而无法满足生产线需求的问题。此外,A公司成品仓库经常会面临成品堆积和库房存储空间不足等问题,造成额外的仓储成本。论文针对以上A公司存在的仓储物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应对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提高原材料入库及时性,根据基础工业工程理论,从供货、收料、检验和入库环节四个方面进行入库流程分析。基于均衡化思想提出供应商到货期调整方法,基于作业流程分析与管理事务分析提出送检过程优化措施,通过建立数学规划模型优化仓库立体货架数量,此外还提出设立专职取样员、检验工作优先指导原则等改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物流效率,提高物料从收货码头收料开始到原材料运送至事业部仓库的入库及时率的目的。2.针对企业成品仓储部,通过对成品仓库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进行库房规划与直接工作人员数量优化。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库房空间和平面利用率,目标是实现库位利用率最大化;(2)基于标准工时测定法,研究仓储部人员作业负荷情况、不同设备的效率等因素,提高库房运作效率,目标是实现人员数量优化。通过现状与数据分析,提出增加散码类成品码放层数、更换纸滑拖类成品托盘等方法以提高库房空间利用率,并提出仓储设备配置改善方案以提高仓储运作效率,实现仓储直接人员数量优化,节省仓储成本。3.根据第二部分提出的设备配置优化整体方案,提出三种具体的设备配置方案,以三种日均出、入库水平(即中等、较少、与较多)为模型输入变量,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成品仓库系统建模仿真。根据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如日均实际出入库托盘数,平均等待出入库托盘数,出入库设备日均工作时间等)综合比较分析各方案的优劣,并得到在不同日均出、入库水平下的最优方案。目前论文所提的多个方案与改善措施已得到实施,实施效果良好,其中原材料入库及时率提高29.7%,成品仓库中纸滑拖类成品仓储空间利用率提高20.0%,散码类成品仓储空间利用率提高22.32%,成品仓库直接人员可减少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