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的增韧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选择共聚聚丙烯(PPB)为基体树脂,采用聚烯烃弹性体(POE)代替传统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PP进行增韧改性,同时添加均聚聚丙烯(PPH)增强,高密度聚乙烯(HDPE)协同增韧,并对PP/POE及PP/POE/HDPE共混材料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制得的几种高韧性、高流动性的共混材料,可作为汽车保险杠专用料.首先是基体树脂的选择,为了找到合适的PP材料,经过实验选取了PP1一元和PP2/PP3(30/70)、PP2/PP4(20/80)二元并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POE的用量对体系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OE对不同聚丙烯基体树脂的性能影响是相当不同的,但三种体系的屈服强度、弯曲强度和热性能均随POE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SEM形态分析显示,增加弹性体的含量使POE分散相的尺寸变大,含有20wt﹪POE的共混物形成了微纤贯穿于POE相中网状结构.DSC研究结果显示,PP/POE共混物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随POE分数的增加,熔融温度先降后升,在POE含量为20wt﹪时出现最大值,结晶温度改变不大,但体系的结晶度呈下降趋势,说明较高含量的POE对PP有异相成核的作用,但POE对PP的结晶主要起阻碍作用,结果导致材料韧性的增加.和传统的弹性体EPDM增韧PP相比,PP/POE共混体系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而且发生脆韧转变的临界弹性体含量较小.并且借助SEM进一步探讨了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弹性体种类的关系,及其弹性体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粒子的细化和不规则的粒子外形更有助于体系韧性的提高.PPH的加入不但能大幅度地提高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还能提高体系的屈服强度和弯曲强度.并且在PPH/PPB/POE体系中,PPB起到了很好的相容剂和辅助增韧剂的作用,改善了体系的加工性能.该文还研究了HDPE的用量对PPB/POE共混体系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并进而探讨了其形态结构和增韧机理.结果表明HDPE对POE有协同增韧作用,其增韧效果比PPB/POE二元共混物好,更比PPB/HDPE二元共混物好,因为结构上形成了核-壳结构的缘故.研究了共混工艺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时,挤出转速为100rpm的物料性能较好.
其他文献
该论文发展了低温溶剂热合成技术,在80-180℃之间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硫族化合物和磷化物的纳米晶以及I-V-VI型半导体多元化合物的纳米晶和单晶,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前驱物以
在双核功能配合物方面,该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将水杨酸钠与AgNO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稳定超分子聚合物,[Ag(o-HOPhCO)].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
Stellettin F是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的分子。然而,Stellettin F只能从细薄星芒海绵中分离得到,其全合成至今没有成功报道。对其结构进行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侧链为共轭多烯结构,可以从
该论文通过对PLA/PHBH、PLA/PBSA、PBSA/PHBH三个共混体系以及PHBV/OMMT纳米复合体系的热性能、结晶性能、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系统研究,揭示了结晶/结晶高分子共混体系及纳米复合体
学位
真菌感染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严重时可以致人死亡,抗真菌药物的研究一直是药物化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合成抗真菌药物中,有两类化合物最为引人注目.第一类是氮唑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