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桥梁、纽带作用,它不仅有绿化、美化的效果,还有增湿降温、减少辐射热和辅助交通的作用,还给人们的出行、生产、生活创造出安全、愉快、舒适、优美和卫生的环境。本文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能有一个科学、合理、富有艺术性的绿化结构发展方向为目的,从呼和浩特市城市主干道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交通功能、改善小气候功能及美学等4个方面对呼和浩特市城市主干道植物景观进行了研究。1.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城市主干道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发现,主干道绿化树种有23种,其中裸子植物6种,被子植物17种,分属18个属10个科。其中国槐、新疆杨、紫丁香等少数几种是骨干绿化树种。道路绿化树木径级多数<25.4cm,正处于幼年期。各主干道绿化的树种均以乔木为主体,乔木数量远大于灌木;且道路绿化树种多样性指数在2.159—0.668之间。2.通过对城市不同主干道绿带宽度及行道树的冠幅、枝下高的实际测量,计算、分析不同绿化模式与道路交通的关系,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的城市主干道绿化隔离度最高为1.48,树木平均枝下高2.56m,通畅度指数最高的是海拉尔东街N=4.16,遮阳度在50.5%—85.4%之间,起到一定的庇荫效果。3.通过实际测量不同道路绿化模式下的太阳辐射能、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观测指标,分析不同道路绿化模式对小气候、环境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绿化模式在减弱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和增加相对湿度三个方面的作用明显。长势良好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道路绿化模式能使道路环境全天都处于舒适的状态,有利于人们出行。4.结合呼和浩特市的实际,提出主干道植物景观在视觉美学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探讨城市主干道绿化植物构景美学原则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主干道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改造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