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南部主要造林树种固碳能力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碳汇是长久以来的研究热点,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碳的“源”和“汇”。本文就是通过结合第四、五、六次森林清查数据及样地调查,对山西中南部地区的五种主要树种的各器官进行了生物量、碳密度及固碳速率的研究,作为对该地区主要树种各器官固碳能力判定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含碳率为:落叶松51.58%,辽东栎47.15%,油松46.83%,刺槐46.40%,山杨45.99%;其中3种阔叶林的平均含碳率为46.51%,2种针叶林为51.33%,从树种形态特征看,针叶林各器官含碳率普遍高于阔叶林。因此在对碳密度的估算中要对不同树种的不同器官使用相对应的含碳率。在本研究的范围内,不同树种种内各器官的含碳率变异系数在0.72~3.38%之间,器官含碳率的种间变异系数在3.18-7.2%之间。且该研究中主要树中的生物量为:辽东栎(136.28t/hm2)>油松(111.10t/hm2)>刺槐(98.48t/hm2)>落叶松(76.93t/hm2)>山杨(43.59t/hm2)。不同树种相同器官的生物量差异较大,同一器官所占比例除油松外变动的幅度相对平稳;且生物量均主要集中在树干,其次是根、枝、叶。不同树种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上呈现出一个大致的比例关系,即地上部分生物量约占总生物量的70-80%,地下部分约占20-30%。本研究中各树种碳密度为:辽东栎(64.26t/hm2)>油松(52.03t/hm2)>刺槐(45.69t/hm2)>落叶松(39.68t/hm2)>山杨(20.05t/hm2)。不同树种相同器官之间碳密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与生物量及含碳率呈现出相似的规律。相同树种不同器官的碳密度所占比例为:油松1.61~54.10%,山杨6.78-63.04%,辽东栎5.24~42.42%,落叶松1.76~58.74%,刺槐1.09~41.37%;不同树种间相同器官碳密度所占比例为干>根>枝>叶,但比例变化幅度相对较大。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第四、五、六次山西主要林型的清查数据,得出山西主要树种的碳密度呈增加趋势,说明山西的森林质量较为稳定,而且随着森林结构的不断改善,碳密度还会相应增加,因此山西地区的森林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碳库。但还要不断增强对现有林分的抚育管理,以充分发挥山西森林植被系统的碳汇作用。本研究中五种树种在各次清查期间的固碳速率为:辽东栎(20.56tC/hm2/a)>刺槐(18.31tC/hm2/a)>油松(17.23tC/hm2/a)>山杨(10.02tC/hm2/a)>落叶松(6.02tC/hm2/a)。
其他文献
协同过滤算法和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是目前学习资源推荐领域研究热点.然而,协同过滤算法推荐的学习资源过于随机化,不能满足学习者进行整体知识建构的要求.而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
中日两国都使用筷子,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稻作农耕为中心,以使用筷子和碗用餐为表征,关注人生与现实生活的筷子文化。本文通过挖掘史料和对汉语原创词"箸"为中心
本研究以我国东北长白山林区金沟岭林场为研究对象,根据1997、2007年两时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对研究区森林资源10年间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量化
<正>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在走一条异常曲折、反复发展的道路。语文教学的学科定位先后经过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的发展,在发展的路上有过强调思想性,摒弃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教育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小
当代平面广告多以人物为主要元素,刻画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它旨在能更有力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长久以来,在女性占据消费市场的大部分消费量的同时,现代社会由于结构
绿脓杆菌广泛存在外界环境中,当饲养管理不妥,长途运输,气温骤变,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孵化器被污染等均会造成绿脓杆菌病的暴发。文章介绍了柳州某鸡场暴发三黄仔鸡雏鸡绿脓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逐渐丢失其地域特色,特别是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湖北省鄂州市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赣南采茶戏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了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风格,提出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承与创新赣南采茶戏的思
作为台湾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台湾闽南语电影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作为台湾电影发展初期的一种电类型,台湾闽南语电影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内涵,其兴起的基础与条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