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儿童通过系统科学的体育训练,能获得形成各种活动所需的感觉,并也借着运动技能的习得与身体的觉醒意识,增进各种心理机能的改善及情绪的调控,由此增进沟通能力的发展,从而达成自我意识,这样的过程可称为体育干预。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太原市语言听力康复中心、太原方舟自闭症康复中心、李梅儿童教育工作室的自闭症儿童体育干预现状(包括自闭症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体育师资、场地器材、体育教学)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自闭症儿童的体育干预情况,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提出更好的方法,促进相关教育机构的体育教育机制的改善、发展,更好地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帮助自闭症儿童最大限度的融入社会,减轻家庭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和谐。研究结论:1、3-6岁为自闭症儿童的最佳训练时期,太原市的接受体育干预的6岁以上的患儿占到了57.1%,说明太原市自闭症儿童开始接受教育训练的年龄偏高。2、太原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的体育教师年龄低、整体素质偏低,专家少。3、太原市很多家长对自闭症的认识上还很糊涂,不知道自闭症的基本知识,不知道把孩子及时送医院鉴定病情,不知道自闭症已经纳入精神类疾病,需要矫正治疗并越早介入越能取得较好效果。4、国家正规的自闭症组织机构少,缺乏领导,自闭症患儿家长不能及时的找到教育机构,使患儿得到教育训练。5、太原市的政府部门对自闭症儿童给予的关注较少。6、太原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的场地面积小,器材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的,但是因为体育教师少、场地小的原因造成部分器材设施未投入使用。7、体育干预内容较单一,原因在于体育教师少,投入使用的器材设施少,项目类型仅仅占到了广州星语儿童心理素质训练中心与上海徐汇区星雨儿童康健院的项目类型的一半。8、太原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的体育干预有一定的效果,经过体育干预后,自闭症儿童的症状不同程度的得到改善。但是通过与李荣源,龚惠兰《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20一文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太原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机构的体育干预效果比对照组差。原因在于:太原市的体育干预内容单一,并且没有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具体症状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干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