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_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1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  方法:40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健侧脑皮层PMC、SMA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和治疗后1、2、3个月,分别采用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量表、上田敏手功能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定。  结果:  1、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评定: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分级没有显著差异,分别完成10次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B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结果在治疗后1、2、3个月变化不大(P>0.05),康复最好的患手手指已有小范围半随意活动。治疗后,治疗组(rTMS组)B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持续到治疗后3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2、上田敏手功能评定:上田敏手功能量表较Brunnstrom手功能量表更能反映患手灵活性,具有代表性。两组按要求完成10次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患手已出现集团屈曲范围>?,手功能评定等级更高,P<0.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持续到治疗后3个月,P<0.001,效果显著。  3、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能反映患者现在的生活自理的程度,其中手功能的康复程度占比例比较大。10次治疗后,治疗组能较大提高患者生活自理程度,主要体现在进食、转移和穿脱衣物三方面,且能持续到治疗后三个月。相比对照组,ADL评定分数也有提高,但治疗组仍优于对照组,且持续3个月,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刺激健侧皮层 PMC、SMA区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部的运动功能,提高Brunnstrom、上田敏手部运动功能和ADL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
其他文献
对分课堂是一种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当前政府出台了多项助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政策,我国研学旅行正处于大有作为的发展时期.在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研学导师职业能力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设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钆钡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 Gd-BOPTA)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肝胆期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病理分级的临床
基于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建设难点的分析,阐述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要点,搭建面向“高技能、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平台、多路径、模块化”“1+X”新模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