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与磷脂复合载体的结构设计及其诱导L细胞分泌GLP-1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慢性疾病谱的演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水平的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分布在结肠的L细胞在食品功能因子刺激下分泌胰岛血糖素样肽-1(GLP-1)并通过肠-脑轴系统调控胰岛素分泌可实现机体血糖调控。针对L细胞在消化道的分布特点及特殊生物学功能,本论文提出从分子水平上调控淀粉、磷脂与β-乳球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并改变磷脂“分子伴侣”分布状态,设计适合人体消化道多重屏障的淀粉与磷脂结肠靶向递送系统,系统研究复合递送系统的靶向控释机制及其对L细胞分泌GLP-1的影响规律,以期从食品功能因子控制释放的新颖角度调控机体血糖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基于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递送诱导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胃肠道激素,进而调节血糖水平提供新思路与理论指导。根据淀粉与磷脂复合递送系统对载体材料消化性能及自组装行为的要求,利用普鲁兰酶脱支耦合离心分离技术筛选具有特定链长分布的淀粉分子,通过改变淀粉与磷脂复合行为及辛烯基琥珀酸(OSA)基团修饰调控淀粉与磷脂复合物的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带电特征与亲疏水性,设计出适合结肠靶向控释系统的淀粉与磷脂复合载体材料。结果显示,通过控制普鲁兰酶脱支处理的淀粉分子的离心温度和离心力可获得具有不同链长分布的淀粉分子链;热离心的离心力越低,筛选获得的淀粉分子链越长,淀粉平均链长从22.72逐步增大至30.81。利用水/DMSO反溶剂法制备淀粉与磷脂复合物,以1.5/1-2.5/1的水/DMSO比例为反应体系制备得到的淀粉与磷脂复合物的V型结晶较多、B型结晶较少,磷脂复合量为29.24-34.16 mg/g淀粉;分子链分布较长的淀粉分子有利于淀粉与磷脂络合物形成,复合物中V型结晶结构较多、B型结晶较少,磷脂最大复合量可达34.16 mg/g淀粉。在此基础上,利用OSA酯化反应对淀粉与磷脂复合物带电特性及亲疏水性进行修饰,淀粉取代度为0.0187-0.0196,复合物呈现B+V复合结晶结构且OSA修饰不破坏V型与B型结晶比例。经OSA修饰的淀粉与磷脂复合物的抗消化淀粉含量可达41.21%-48.02%,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递送特性。基于OSA修饰的淀粉与磷脂复合物(OSA复合物)和β-乳球蛋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采用复合自组装的方法构建了淀粉与磷脂复合递送系统。研究发现,OSA复合物和β-乳球蛋白通过亲疏水相互作用力组装形成复合递送系统,二者反应较佳条件为p H 4、温度35℃;OSA取代度相近但淀粉分子链分布不同的三种OSA复合物与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差异较大,较小分子链(Mw<10000 g/mol)含量较高的OSA复合物与β-乳球蛋白的结合常数较大,二者组装得到的复合递送系统对β-乳球蛋白装载效率较高、结构紧密程度较大、在不同加工(稀释、盐离子、p H)和储藏条件的稳定性较好且对β-乳球蛋白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控释性能,β-乳球蛋白在结肠释放率约为60%。复合递送系统由上消化道转运到结肠过程中,OSA复合物与β-乳球蛋白的结合常数逐步降低、复合递送系统的淀粉逐步被降解且结构紧密程度逐步减小,最终实现β-乳球蛋白的结肠靶向稳态化递送。根据OSA复合物和β-乳球蛋白的组装机制,引入游离磷脂为“分子伴侣”,通过调节磷脂“分子伴侣”在淀粉疏水空腔内外的分布调控复合递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β-乳球蛋白控释特性。磷脂与OSA复合物中辛烯基疏水端相互作用并构成复合疏水区域,促进OSA复合物和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磷脂“分子伴侣”介导OSA复合物和β-乳球蛋白相互作用时,可提高复合递送系统的β-乳球蛋白装载效率(由61.98%增大至70.69%)、结构紧密程度、不同加工环境(稀释、盐离子及p H)和储藏条件的稳定性及β-乳球蛋白结肠靶向控释性能(β-乳球蛋白结肠靶向释放率由60%增大至73%)。磷脂分子通过与淀粉疏水空腔相互作用形成淀粉与磷脂络合物,降低淀粉的消化性能;另一方面,磷脂分子在复合递送系统形成过程中促进OSA复合物与β-乳球蛋白的相互作用,抑制OSA复合物疏水基团从β-乳球蛋白疏水空腔解离,提高复合递送系统的稳定性与结构紧密程度,改善β-乳球蛋白的结肠靶向控释特性。复合递送系统与肠粘膜结合能力弱且其在肠粘膜中的穿透率低,有利于复合递送系统结肠靶向控释β-乳球蛋白。复合递送系统在与L细胞共培养时,随复合递送系统浓度提高、刺激时间延长,L细胞的GLP-1分泌含量显著提高;在结肠微生物发酵作用下,复合递送系统产生短链脂肪酸、还原糖并释放β-乳球蛋白和磷脂,继而诱导L细胞分泌GLP-1。通过调控磷脂在复合递送系统的分布状态可提高复合递送系统对L细胞分泌GLP-1的生物学功能。本论文从食品组分结构设计的新颖角度,获得了具有特定分子链长分布的淀粉分子,建立了磷脂“分子伴侣”的分布状态和淀粉与磷脂复合载体材料及复合递送系统多尺度结构特征和控释特性之间的关联,构建了适合结肠靶向稳态化递送β-乳球蛋白的复合递送系统,有效调控了L细胞分泌GLP-1的能力。研究结果为营养健康食品创制及其应用在功能因子靶向控释调控胃肠道激素分泌,从而调节机体血糖水平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光学薄膜是广义上具有光学性质的薄膜产品,主要分为偏光片和背光模组用光学膜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显示(OLED)面板(合计占成本比重约10~11%)。目前,光学薄膜的材料主要被日本和韩国企业绝对掌控,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严格限制,以保证其市场上长期的垄断地位。偏光膜方面,日本可乐丽(Kuarary)公司掌握了聚乙烯醇(PVA)偏光膜原料合成和薄膜制造技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已从隔离逐渐转变为高度集成,使得单位功率密度不断增大,多余能量的聚集会导致器件运行温度过高,极大地影响其精度、安全和使用寿命。PA凭借其优异的加工流动性、密度低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导热绝缘等领域,但其较差的导热系数,远不足0.50 W/m·K,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一般通过增加导热填料的填充量或者使用昂贵的高导热系数的填料来弥补导热性能的不足,然
在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正面临着数量急剧下降、传统物质和文化正在消亡、“建设性”破坏和“千村一面”以及难以与现代化生活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传统村落形成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得在传统村落的继承发展中呈现“断裂性”创造或“停滞性”模仿的状态。由于团队课题的需要,选择四川省——在此自然地域中,自然灾害频发且地势地貌、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等丰富复杂,传
“广州湾”为广东省湛江市前身,地处岭南之南、北部湾之东,1899年至1945年间为法国租借地,隶属于法属印度支那。白雅特城在清廷军防要塞海头炮台原址上发展而来,在广州湾初期为法军基地,自1910年起成为广州湾首府。本文以白雅特城建筑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法国驻广州湾军队、广州湾民政当局和教会三方力量在白雅特城的营建。近年来,法文史料的发掘为广州湾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在城市规划史领域已有新成果,但建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可直接采用固体碳为燃料,即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C-SOFC),它是一种洁净煤技术,也是一种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潜在技术。DC-SOFC的工作原理是:在高温下(800℃),阳极上发生CO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的CO2扩散到碳燃料上发生逆向Boudouard反应,生成更多的CO。DC-SOFC直接使用固体碳为燃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电池结构全固态化,更具安全性和可靠
交流伺服系统作为传统工业及高新科技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一,在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军工等场合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如传动装置为弹性连接时,易出现机械谐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获得更高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本文将对交流伺服系统的模型辨识和振动抑制算法展开研究。本文从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结构出发,通过机理分析法建立双惯
目前城轨牵引供电系统普遍采用DC1500V供电制式。95%以上的直流馈线电缆采用不带铠装层的XLPE电缆。直流电缆运行中,由于设计、制造、施工、运维等多方面原因,电缆故障事件时有发生。运行经验表明,直流馈线电缆绝缘故障是城轨供电系统发生频率最高的一次设备故障。又由于绝大部分的直流馈线电缆不带铠装层和屏蔽层,而基于交流高压电缆特征发展起来的电缆在线监测技术,则是通过识别电缆屏蔽层或铠装层放电量或泄漏
广式水晶虾饺是一种以澄粉为主制备饺皮的中式面点,具有皮薄馅多、汁液丰富、面皮筋度低的特点,在冻结、贮运和复热熟化过程容易出现皮裂漏汁等品质劣化现象。为从工艺控制角度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取在冻藏前对虾饺进行预蒸制处理,探究不同预蒸制程度对冻融过程虾饺冻裂率、水分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另一方面,针对虾饺复热熟化工艺及品质不易控制的问题,对比了4种复热方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复热方式对淀粉老化的作用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兼具高能量密度、高比容量、低成本的富锂三元正极材料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其循环过程中存在的容量和电压衰退严重,首圈不可逆容量高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商业化应用。本文采用喷雾干燥和共沉淀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Li1.2Ni0.2Co0.08Mn0.52O2富锂三元材料,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驱动轴系统用在差速器或末端减速齿轮与车轮之间,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传动系统的转矩传递效率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与发动机,变速箱的转矩损失相比,驱动轴的转矩损失相对小很多,但随着各大车企对驱动轴传递效率的关注,近年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本文针对等速球笼式万向节,对不同节型和不同工况下的转矩传递效率进行试验对比。然后以万向节的三维数模为基础,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仿真分析,得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