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能源安全和有效应对污染物排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共识。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上对能源消耗和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空间的需求仍然巨大。如何在经济总量大、增速快的形势下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是江苏省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必须面临的现实性难题。因此本文试图以能源效率的测度为切入点,期望通过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科学评价,为政府部门制定措施缓解能源消耗的过度上升、抑制污染物排放的过快增长提供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上的支撑。本文首先从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角度用统计数据描述了全省的基本情况;其次基于江苏省62个市(县)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包括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以及将规模报酬不变扩展为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江苏省整体、三大区域以及各县市的差异性与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以2005年为拐点经历了上升与下降两个阶段,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的恶化,且市(县)间的效率差异明显。再次,选用面板数据的受限因变量模型(TObit)寸江苏省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国有化程度、市场化水平指标值的扩大能显著促进能源TFP的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技术效应的变化对能源TFP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与能源TFP则存在显著的反向变动关系。最后,本文结合前面的研究结论给出有利于江苏省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