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特大断面隧道和地下工程大量涌现,尤其是在客运专线中较为突出。为了克服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所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特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的应用逐渐增加,这些隧道轨面以上的净空面积在100m2以上,开挖断面积在150m2以上。特大断面隧道的建设相比常规尺寸隧道的建设在隧道的力学行为、断面形式、衬砌结构、施工方法、初期支护结构模式、支护参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受地质条件、设计参数、施工技术及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随着大断面隧道的应用逐年增多,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做了一些研究,但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①工程上对大变形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同时勘察设计、施工各方认识不统一;②研究角度的多样性导致研究成果的局限性;③运用系统性的测试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综合研究比较少。在工程实践中,预测将会发生大变形的地段,支护设计进行了加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未出现大变形;预测没有大变形的地段发生了大变形,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大量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围岩大变形问题己经成为地下工程世界性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对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以及控制技术方面,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以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Ⅸ标段馒子湾隧道为依托,选题来源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软质板岩特大断面隧道围岩-支护系统流变变形控制机理研究”(基金编号:2013CFA110),并结合“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的专题研究,开展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从板岩围岩工程特性出发,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监控量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和支护方式下的围岩力学特征和变形破坏规律,分析了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和变形机理,并建立了有效预测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的PSO-SVM模型,对隧道大变形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同时运用收敛约束法对初期支护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应理论分析计算出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特征曲线,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初期支护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以及提出隧道支护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从围岩控制原则和技术体系中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1)通过现场地质调查、资料收集及工程地质报告,对所研究区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做了较详细地阐述,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地应力场等特征。(2)通过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干燥状态不同结构面倾角下板岩的力学特性,得出:①板岩的泊松比在0.15~0.25之间浮动,且与结构面和加载方向的夹角之间关系不密切;②在相同围压条件下,板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不同结构面倾角下先由大变小,减小到一定值后,再逐渐增大。③通过拟合,得出三轴压缩强度σ和弹性模量E与结构面和加载方向的夹角α之间的关系。(3)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干燥状态不同围压下板岩的力学特性,得出:①在一定范围内,其应变随应力的增加呈现直线增加,而当应力达到峰值以后,试件突然破坏,应力急剧减小,而侧向应变迅速增大;②试验结果表明:围压对板岩强度影响较大,抗压强度随围压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4)干燥状态下板岩的破坏特征如下:①单轴压缩时,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和顺层面滑动破坏;②当结构面倾角与轴力方向垂直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件破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随着围压的增加,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逐渐增大,且破坏面越来越平整。(5)研究了不同含水状态且围压为10MPa时板岩的力学特性,得出:①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呈减小的趋势,而泊松比却增大;②浸泡后其应力应变曲线在达到峰值前存在一定的塑性屈服段,峰值后出现应变软化段,且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峰值前塑性屈服与峰值后应变软化段愈明显。(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扰动系数进行修正,进而计算出研究区域板岩的岩体力学参数。通过与经验值法、张建海修正法以及声波测试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出,论文提出的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的扰动系数与声波测试法计算出的扰动系数值较接近,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扰动系数的合理性,解决了采用声波测试法费用高和难以实施的困难,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应用。(7)干燥状态下,采用分级加载时,每级荷载作用下,板岩的轴向和侧向都会发生瞬时应变与蠕变应变,其中瞬时应变大约占整个变形的80%,且轴向应变较侧向应变变形大,约为2-3倍。(8)轴向应力的大小对岩体的蠕变变形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轴向应力小于岩体的屈服应力时,其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呈线性增加关系;当轴向应力大于岩体的屈服应力时,其侧向与轴向应变呈指数关系变化。(9)不同含水状态下,围压为15MPa时,其蠕变规律与干燥状态下相似,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轴向变形量和侧向变形量依次增加。(10)在总结经典蠕变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论文采用修正的Burgers模型计算研究区域的蠕变参数,为后续的数值计算分析奠定基础。2.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1)介绍了馒子湾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结合馒子湾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洞口处地表沉降以及在不同隧道开挖方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下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2)隧道出口地表横向沉降呈中央值很大的正态分布规律,隧道拱顶轴线方向上沉降最大,两侧的沉降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地表的累计沉降量依次减小。当隧道掌子面开挖到地表监测点时,该监测点可能发生隆起或者下沉现象;但当隧道掌子面穿越地表监测点后,由于隧道断面支护闭合的作用,大约距离掌子面W-2D(D为洞径)时,地表沉降开始收敛。(3)通过绘制围岩变形-时间特征曲线,对不同开挖方法下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围岩变形-时间特征曲线。(4)通过拟合对比分析,指数函数是论文研究区域围岩变形特征分析的最佳拟合函数。其中函数y=a(1-e-e-ht)适用于拱顶沉降和上测线收敛变形分析,而函数y=ae-b/t分析下测线收敛变形时精度更高。(5)三种工法下围岩变形的径向释放率在相同时间内拱顶最小,其次是上测线,下侧线最大。各断面开挖30天后径向变形释放率就接近100%,趋于稳定。(6)结合馒子湾隧道监控量测资料,针对不同围岩级别,对围岩变形和距掌子面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①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拱顶、上测线和下测线基本上同时稳定,Ⅴ级、Ⅳb级以及Ⅳa级围岩施做二次衬砌时距掌子面的距离建议为分别为3倍、2.6倍和2.4倍洞径;②围岩变形与距掌子面距离的关系曲线可分为“台阶”型、“抛物线”型以及“厂”型三种类型。(7)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围岩变形的因素不仅受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初始地应力场、围岩自身的性质、地下水和隧道埋深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隧道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施工因素等有关。(8)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本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其变形机制主要表为板、梁的弯曲变形以及结构面张开或闭合,变形本构方程可用层状围岩弯曲变形的本构方程。3.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数值分析(1)分析了FLAC3D中关于岩土材料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以及隧道开挖采用的空单元;并讨论了Burgers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2)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从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三个方面对三台阶七步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的围岩空间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纵向位移场分析,得出了三种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超前变形的规律。(3)分析了围岩蠕变效应和隧道断面尺寸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①蠕变效应在V级围岩隧道开挖后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较大,不可忽略,而对Ⅳb级围岩影响较小,在实际研究中可以忽略:②通过对三种典型常用高速铁路断面尺寸的分析,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变形存在明显的洞室尺寸效应,断面尺寸一般不会改变围岩原有的变形规律,仅仅是量值上的差异,围岩塑性发展区随断面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但小断面尺寸能减小隧道围岩扰动区范围。4.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1)系统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理论,并对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了研究。(2)针对支持向量机方法中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σ的取值问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支持向量机模型中,提出了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PSO-SVM),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建模步骤和方法。(3)分析了支持向量机模型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σ对时序预测结果影响,验证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搜寻模型参数具有快速和准确的特点,避免人为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盲目性。(4)将PSO-SVM模型运用到馒子湾隧道地表沉降和洞内拱顶沉降预测中,并与常规灰色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预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SO-SVM模型预测精度最高,且预测能力优于常规灰色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5.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1)系统分析了收敛-约束法原理,得出支护施作时机与支护刚度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2)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数值分析计算法,研究了Ⅴ级、Ⅳb级和Ⅳa级三种围岩的围岩特征曲线,并根据工程实际,计算出了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释放过程。(3)基于收敛-约束法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几种常用支护以及组合支护的支护特征曲线,并提出了初期支护适应性评价的方法。(5)结合馒子湾隧道初期支护参数,计算出初期支护的支护特征曲线,通过分析围岩特征曲线与支护特征曲线的关系,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初期支护适应性进行评价。(6)通过理论计算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绘制了相应的安全系数图,结果表明:型钢+喷锚联合支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满足特大断面板岩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性要求,且V级、Ⅳb级和Ⅳa级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均在边墙与仰拱连接处最小,分别为1.24,1.37和1.39,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予以注意。(7)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支护时机与刚度进行优化,选取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压应力较大,拉应力较小为考察优化指标,提出了V级围岩支护结构的优化组合为初期支护时机为围岩应力释放75%+喷层厚35cm+二次衬砌时机为围岩应力释放96%+二衬厚度为50cm,并通过平面应变数值分析验证了优化组合的合理性。(8)分析了围岩变形控制原则和控制技术体系,从施工工法和支护措施两个方面提出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论文的创新成果主要包括:(1)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扰动系数D值进行修正,为确定板岩隧道围岩岩体力学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和应用价值。(2)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从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三个方面对三台阶七步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的围岩空间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纵向位移场分析,得出了三种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超前变形的规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蠕变特性和隧道断面尺寸对围岩变形的影响。(3)采用支持向量机理论(SVM)对板岩隧道变形进行预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通过与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PSO-SVM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运用收敛-约束法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现行的支护体系进行评价,并采用正交试验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的支护时机与支护刚度进行优化,提出最优化组合。
其他文献
通过对衡水老白干制酒工房缸花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取样、分离、纯化,对主要菌种的菌落特征、菌体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主要菌种是Y1、Y2,Y1、Y2,在发酵前期发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方法:对4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心理护理、镇痛、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呼吸功能训练等一系列措施
总结了二氧化碳气腹所致并发症及其护理,包括术后疼痛的护理、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的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以及气体栓塞的护理。同时还总结了防止二
对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能集团)所属发电厂的高压变频器应用情况、故障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高压变频器的选型和技术指标、设备元器件质量、控制参数及保护定值设
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基层组织,必然会带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推进“政社分开”、“三社联动”和“两工互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
不同的政策将在不同的国情下产生不同的政策结果。对于不同政策结果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本文立足国内外保
<正>《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有这样几段描述: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
<正>"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现在已成网络上的一个流行语,而"土豪"更已成为一个极具传播性的网络新词。那么,何为"土豪""?土豪"为何这么火?一、词义溯源根据《汉语大词典》的注
针对某火电厂高压变频器主板电源故障和变频器PLC故障引起机组异常运行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此类故障为高压变频器故障自检功能缺陷,提出解决方法,制定改进措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话语是重要因素之一。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从语言教学视角的研究主要考察教师话语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