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鸟兽舞蹈的诞生与发展,源于中国上古时期人类的狩猎劳动生活。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众多历史遗存的舞蹈文物及文献史料中,可真实的见证拟鸟兽舞蹈。从原始最初单纯性的模拟,到阶级社会祭祀仪式、娱乐大众的表演节目,以及流传并保存成为现今,具有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中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均有记录。本论文欲从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方向出发,将视野扩展到典型舞蹈文物中拟鸟兽舞蹈的文化表达中去。在文献研究法为基础上,以拟鸟兽舞蹈文物中典型的舞蹈形象、形式、种类等作为例证,综合借鉴运用文物学、考古学、图像学、田野考察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证。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舞蹈文物及文化内涵”,主要阐述了舞蹈文物产生的历史背景,概述舞蹈文物的文化表达;第二章“拟鸟兽舞蹈文物概述”,依托于中国古代特定时期、特定地域中的历史文化,对拟鸟兽舞蹈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进行论证,并对研究拟鸟兽舞蹈文物的意义进行分析;第三章“拟鸟兽舞蹈的功能及审美特征”;第四章“舞蹈文物中拟鸟兽舞蹈的文化表达”,这一章节为论文的创新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依托时代社会背景,以历史遗留的舞蹈文物为主,通过对舞蹈文物中拟鸟兽舞蹈的典型形象进行深入具体的剖析,并结合文献史料,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力图通过准确的文字描述,较综合、全面的对拟鸟兽舞蹈进行分析,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拟鸟兽舞蹈文物的文化表达做出详细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