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两大重要病害。目前,国际上已命名并定位了32个抗条锈病基因和30个抗白粉病基因。由于抗病基因利用的单一化以及条锈菌、白粉菌生理小种的频繁变异,这两种病害近年来频繁流行,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已被公认为是防治小麦病害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途径。因此,逐步搞清我国小麦生产品种以及重要抗原材料的抗病基因组成及其遗传特点是合理利用抗病品种的基础。本研究以兴资9104品系为材料,研究了兴资9104品系对条锈病、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特点,并进行了抗病基因推导和苗期抗条锈病基因的AFLP分析。 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兴资9104至少含有1对显性全生育期和1对成株抗条锈病基因,分别控制对条锈菌条中17号和条中32号生理小种的抗性;1对显性和1对抑制全生育期抗白粉病基因和两对显性互补成株抗白粉病基因,控制对白粉菌系031001的抗性。基因推导结果表明,兴资9104可能携带YrSK及未知抗白粉病基因。 提取小麦的基因组DNA,建立抗、感基因池,并对其进行AFLP分析。共筛选了50多对引物,其中一对引物E01/M10在铭贤169/兴资9104 F2代群体建立的抗、感基因池中的苗期抗条锈病池中扩增到一条大小约200bp的特异性DNA片段,并对其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此片段含有154个碱基。进一步工作是设计特异性引物,将其转化为SCAR标记。本试验证明兴资9104在抗病育种中可作为重要的多抗性抗源加以利用,为实现抗病品种抗病基因的多样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