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工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专业服务、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专业制度、专业伦理,梳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个方面:具备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前进;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不断迈进;明确教师专业形象,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应对未来社会教育挑战的能力;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有显著的教育教学业绩等等,最终达到“要我发展——我要发展——我能发展”的理想境界。本研究从“我”的视角出发,按照时间轴的顺序将研究者“我”作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范式,结合文献法、叙事研究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观察记录法、焦点团体法为研究方法,从多元化角色的角度入手,解读工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途径。论文中多数材料均出自研究者自身的实践经历,同时将观察到的和访谈到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了由见习期新教师开始,逐步沿着一条工读教育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成长为如今的多面手。在此研究基础上,也能在今后为工作在工读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提供经验指导。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者个人经历的角度,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研究者本人对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化角色问题的认识过程、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对研究方法的选择,旨在说明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是经过了逐渐加深、逐渐清晰自己观点的发展过程。同时,研究者将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了质性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研究者与其他研究对象之间互动的过程。第二部分,素描:关于上海市PS中学和研究者。分两个章节分别对上海PS中学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者“我”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使得读者对于研究对象有一个更具体的认识。第三部分,成长:我的教师专业发展历程。本章基于多元化角色,选取了在研究对象“我”的工作经历中最具代表性的五个角色展开叙述。运用质性研究的范式中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焦点团体、观察记录、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丰富多彩的素材按时间为纵轴,以既是研究者又是研究对象——“我”的视角,呈现出工读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角色的阶段性。同个时间段不同角色的并存为本文的横轴,与纵轴形成了诸多交叉点,充分体现出工读学校教师角色的多元化特性,使得角色立体而丰富。第四部分,坚持:我的教师专业发展态度。本章基于多元化角色,以质性研究的范式分两个章节分别对学习者和学科教师两个角色展开叙述。丰富多彩的素材按时间为纵轴,以既是研究者又是研究对象——“我”的视角,呈现出工读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作为学习者和学科教师两个角色的持续性。第五部分,促进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的引领、师傅的传帮带、明确的自我定位、乐观向上的心态和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是促进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多元化角色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三个方面呈现目前工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用质性研究的范式中的观察记录继续探究工读学校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面临的问题,探究工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