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商品跨国流动的背后是能源与资源的国际转移。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存在的能源流动状况,值得我们认真地计算与分析。本文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将世界投入产出表中中国的贸易伙伴按生产力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合并为5大经济体,然后分别计算出中国以及各个经济体的产出完全能耗强度,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分析中国进出口隐含能源数量。研究结果如下:2001—2011年中国一直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净出口隐含能源占国内总能耗的比重在2001-2007年间不断增加,2007年达21.24%。中国国内产出加权完全能耗强度高于美日欧等贸易伙伴是导致中国隐含能源大量净出口最主要的原因。中国隐含能源主要出口到美加澳、欧盟,出口到新兴经济体的隐含能源增长很快;中国隐含能源进口主要来自日韩台;美加澳和欧盟是中国隐含能源主要的净出口地。中国出口增加值完全能耗强度要远高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能耗成本很高。主要原因是:中国产出完全能耗强度高,并且单位产出的中间投入高,增加值较少。通过结构分解法得出:在影响出口增加值完全能耗强度变动的各个因素中,产出直接能耗强度的贡献最大。出口增加值完全能耗强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产出直接能耗强度的下降引起的。单位产出直接增加值,里昂惕夫逆矩阵,出口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出口增加值完全能耗强度的上升,但上升幅度较小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有利于降低国内能耗。2011年中国在净出口2947.37亿美元的情况下,净避免国内3000多万吨标准煤的能耗量。这主要是由中国的进出口结构导致的:净出口行业能耗水平较低,而净进口行业能耗水平较高。出口加权完全能耗强度反映了一国出口能耗水平的高低。利用1995—2011年的数据对出口加权完全能耗强度和其影响因素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比重和单位产出研发经费投入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出口加权完全能耗强度;百万元产值劳动量的下降有利于降低出口加权完全能耗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