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同辈群体在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德育系统中的自组织原理,提出了中学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的概念。中学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是指在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中以同辈群体成员为主体,由群体内非正式领袖主导进行,教师对活动提供相应的协助和支持,同辈群体中的成员都积极的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德育活动。这种全新的德育活动模式符合了青少年品德的内化规律和交往特点,有效克服了传统中学德育活动忽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不足。本文选取初一某班作为实验班级,针对班级同辈群体和德育的状况,制定并实施了共计六次的中学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从班级同辈群体结构优化程度、群体亚文化及德育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同辈群体对成员行为规范的正面影响力等方面验证、阐述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的德育效果。同时总结活动中出现的同辈群体的过度参与、同辈群体参与机会的非平等性、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的非连续性等问题,并从加强教师对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的设计和掌控能力、培育同辈群体的自组织能力、充分考虑同辈群体的差异性、注重德育活动内容的逻辑体系等四个方面对中学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方案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实现中学同辈群体参与式德育活动的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