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与制度选择——从《观察》杂志(1946—1948)对美苏的观察入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杂志(1946-1948)是抗战胜利后中国较有影响的一份自由主义政论刊物。在二战后两极对峙的世界图景下,《观察》对美苏世界秩序和制度文化进行了热烈讨论。从《观察》对美苏世界秩序的评论来看,中国自由主义者指摘美苏的霸权,批评美苏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尤其是出于民族主义的情感和动机,他们对待美苏的对华政策反应更为强烈。 由国际秩序的观察,他们又延伸到对左右国际秩序的美苏两个强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观察,出于追寻其强大原因的考虑,既肯定美国的民主政治和文化理念,又欣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民主。 《观察》知识分子对美苏的观察,并不单纯是对美苏两个国家的臧否,更大程度上是与他们对抗战后国内制度的设计发生关联,充分体现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同人面对美苏的霸权秩序充满愤怒,但这种愤怒并不动摇其固有的自由主义基本信仰,美国的民主、自由精神始终是他们在国内政治制度设计中追寻的目标。 与此同时,《观察》对美苏制度文化的观察又确实影响着知识分子自由主义原则的调整与修正。战后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苏联国内的经济平等,使中国自由主义人士对经济民主的向往更加强烈,苏联经济平等背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他们在国内经济制度设计中学习的对象。 总之,《观察》群体对美苏的观察,使他们在对“民主”的理解上有了比以往知识分子更加清晰的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之分。二者的兼存,成为自由主义者理想的民主图案,民主社会主义成为他们鲜明的制度追求。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诗经》中西周晚期变雅诗篇对至上神天帝的怀疑和怨恨学术界称之为“疑天”思潮。其主要动因是西周晚期的政治局势变迁,即西周的分封制导致了周王室经济来源匮乏,天下共主的
同盟是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谋求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的亚太同盟则是美国掌控亚太安全、谋求地区霸权的重要工具。二战胜利后不久,随着美苏两大军事强国对抗的加剧,两大阵
上海开埠以来,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近代化,其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当属租赁市场。每当遇到战争或经济危机等非常态因素刺激,上海房屋租金即呈现上下剧烈波动之势。1921年至193
期刊
期刊
供给制是根据当时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和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需要,对工作人员免费供给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制度。它包括伙食、服装、津贴三部分。它萌芽太平天国时期,在长期的民主革命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虽然它的实行并不完全符合商品价值规律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特定环境的特殊产物,它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建国后,供给制继续在党政军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实行,在沿袭革命战争年代基本的供给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运行
诺曼人的海外扩张,是欧洲中世纪史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西方学者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已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然而,国内学术界对此涉猎不多。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