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附加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广义货币增幅不断增加。但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作用并不显著,制造业转型升级效果不尽理想。在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并出台了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产业、金融、科技等系列政策背景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待解决。那么,我国金融发展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上存在着怎样的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障碍和问题,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有着怎样的作用机理,如何通过金融发展支撑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需要系统思考,深入研究。制造业价值链升级问题研究相关文献多侧重于价值链治理、升级路径、增加值统计等方面,但从金融发展视角研究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与升级路径文献较少,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金融发展的产业价值链升级效应的文献也不多见。本文立足中国制造业和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梳理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布情况、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阐述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中的作用机理,探究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实现路径,分析研究三个维度下各实现路径的影响强度及政策含义。现状分析表明,地理距离、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人力资本、市场规模、金融发展等是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银行为主导、配置效率有待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密切相关,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金融资源与比较优势错配、价值链低端锁定和附加值获取较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梳理金融发展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理与实现机制。本文立足金融发展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和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建立了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整体分析框架,构建了金融发展与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金融发展引致交易成本节约和规模经济效应,同时提升了技术和人力资本要素能力,推动生产性投资和研发性投资效率提升,实现制造业分工深化与价值链升级。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理可以分解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维度的作用机制。第一,金融规模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金融规模扩张有利于低成本融资供给,降低金融业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促进制造业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金融规模扩张有利于制造业资本获取,实现规模化生产,获取规模经济附加收益,推动边际成本降低与市场份额扩大;金融规模扩张有利于金融资本和制造业产业资本产业内和产业间正向溢出效应的发挥,提高技术和人力资本生产要素能力,推动生产制造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向制造业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纵向延伸。第二,金融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银行主导型金融供给体系风险偏好相对较低,金融供给倾向于常规生产制造环节;多重市场型金融供给体系风险偏好相对较高,金融供给倾向于制造业全价值链。通过金融结构供给和产业结构需求的有效匹配,识别和控制产业创新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实现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的产品和功能升级,推动制造业价值链整体向高增加值环节移动。第三,金融效率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高效金融体系具有提高生产性投资和研发性生产投资决策效率的金融功能,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技术进步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功能和链条升级;低效金融体系由于外部金融约束较强,企业无法获取充足研发金融资源,不能充分实现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价值链升级。基于上述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的作用机制分析,得到了制造业价值链的四个升级路径,分别是交易成本和规模经济升级路径、技术溢出升级路径、人力资本升级路径、风险匹配升级路径。其中,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路径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金融发展促进金融资源和国内外制造业的高效协同,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收敛我国制造业与国外技术梯度差距,沿着技术溢出升级路径推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第二,金融发展促进金融体系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多重主导型方向发展,改善了制造业高附加值环节的金融供给条件,沿着风险匹配升级路径推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在实证方面,分别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选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的指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测算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的提升效应,探讨金融发展各维度指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的综合作用。通过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作用实证分析,从空间溢出效应系数、金融发展指标回归系数得到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政策含义。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建立空间邻接矩阵,选取国家层面的空间面板数据,计量金融发展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的空间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提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说明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从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作用的一般规律来看,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中国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作用情况,既在一定程度吻合国际发展规律,但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其中市场开放程度、金融结构、产业结构、研发强度等指标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效果显著,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金融体系:金融发展水平、金融规模、政府作用、金融效率、技术市场交易等指标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恰恰印证了中国金融资源在对制造业的供给中存在的配置问题。本文建立了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维度的整体理论框架,探究了基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溢出效应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与实现路径,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全球和中国两个层面验证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为完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理论和方法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金融支撑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