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矛盾突出。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在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引导和规范公立医院的行为,督促和保证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质的职责,是政府未来深化卫生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医院整体建设的需要,认真把握医院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措施。而目前实行的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侧重于经济管理,远不能满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及评价要求。在此情况下,加强对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项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搜集青岛市3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医院的数据,展开横向和纵向定量评价,遴选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现存的问题和差距。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量化,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模型,并对公立医院绩效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政府部门科学、全面、客观评价公立医院绩效。本研究对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点突出了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医疗效率、社会责任等指标及其权重,弱化了财务指标,对传统绩效考核指标进行了较大创新。本研究提出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与医院的公益性质相一致,医院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要做到两个适应,即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相适应;做到三个有利于即要有利于卫生改革的深化和卫生事业发展,有利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卫生需求,有利于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加强医院基础工作是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建立绩效评价的实施系统,是确保绩效评价高效实施的组织保障;提出实施医院绩效评价结果定期公示制度,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我国医院星级体系,促进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导向作用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