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高等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了一大批掌握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有力促进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多年来,为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国家、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高等学校也在不断对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探索和完善。但随着国际国内人才竞争形势日趋严峻,对于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也日益升高,因此,科学的对人才引进政策框架体系进行梳理,并发现和解决政策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分析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必要性与紧迫性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演进及其思路,并以东北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现今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的构成及其特点,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其成因。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科学界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不同层次,适时调整拟聘高层次人才应具有的基本条件等来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的标准;通过健全人才选用指标体系,增加外审机制,大力开发国际资源等来丰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选拔任用举措;通过健全以物质激励为基础、精神激励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的配套保障机制,协调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校内人才”的关系,积极构建富有学术创新活力的高校软环境体系等来调整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激励政策;通过建立人才来校后的第三方跟踪考核机制,建立人才适应期、实行期限内的差异化评价方式,完善优秀劣汰机制、健全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等来进一步强化对引进人才的跟踪考核和评价。同时,在政策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出要通过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管理部门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水平,建立高层次引进人才流动预警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