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产业主导下的空港经济区空间局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v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在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城市扩张等多方条件的综合影响下,空港地区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之下,借助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具备条件的空港地区竞相规划建设临空指向型的产业区,经济领域和规划领域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也开始兴起。但临空型产业区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城市空间形态,从经济或空间单方面出发的研究,在指导规划操作中明显脱节,对空港地区整体优势的发挥和临空产业的发展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以临空产业为发展的主导因素,对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模式进行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临空产业和空港经济区在经济和空间层面的研究,结合曾经参与过的昆明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修编项目的实践操作经验,探寻将临空经济形态与空间形态更好契合的规划方法和空间布局模式。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背景和实践案例的研究,包含第二章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第三章的发展背景研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回顾了空港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相关案例实践。第三部分对空港经济区的产业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业的空间特性和空间的产业属性,探索了在规划中将产业与空间相结合的方法,并总结了空间布局的方法与模式。第四部分以昆明空港经济区的总体规划作为实证研究,对总结的方法加以运用和检验,通过临空产业发展条件分析、经济区空间条件分析,找出产业和空间的关联性,作为产业类型选择和空间布局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对空港经济区进行具体的规划操作。第五部分是研究总结,回顾了前文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局限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和展望。  
其他文献
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等等众多领域。然而,各种领域的计划、安排最终都必须通过空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根源,使得我国小城镇在实现合理的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承
文化是特定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审美方式、思维方式、规范以及其行事方式等;而亚文化是指按照价值体系和社会势力的差异进行划分的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子文化”。在日
技术、经济、社会的进步导致了高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高层建筑给现代化的城市带来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在适应新的时代的需要,为人类创造了更大的经济、社会和城市景观价值的
研究旨在建立认识与分析中国近代大学“传统复兴式”校园形态的理论框架,挖掘中国近代大学“传统复兴式”校园形态的历史成因,归纳梳理其校园建筑形式与规划格局设计的一般性
基于我国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居家养老成为当代社会的首要选择,住区公共空间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使住区公共空间更适配于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
金融网点选址是在对金融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的选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区位条件、服务对象等各个选址要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科学的金融网点选址不仅
设计项目为地缝博物馆,基地位于湖北恩施云龙河地缝北部。项目的目的是向游客科普云龙河地缝地貌的相关地质知识。由于基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复杂的地形,首先从对场所认知的研
山地城市因土地资源有限、容积率高等原因导致高密度居住区的出现,在这种高密度居住区里,很多复合型建筑单体的房间采光不足,有的房间终年不见日光,凹槽内的房间在白天也要开灯,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