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到发声——对谭恩美作品中华裔美国女性打破沉默的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知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自从其处女作《喜福会》出版伊始就受到了中美两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同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谭恩美运用自身双重文化背景赋予的绝好视野结合母辈的真实体验创作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的故事,塑造了饱含感情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的作品大多以家为载体,以母女冲突夫妻矛盾为表征,探讨华裔女性两代人在欧洲中心主义的主流文化中的边缘化处境。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结合的视角分析谭恩美的两部凸显母女关系的代表作《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试图揭示华裔女性在后殖民语境中所受的帝国主义内部殖民的压迫和父权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分析华裔女性处于的沉默,边缘化的尴尬处境。本论文分为5部分。导言部分简要回顾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和发展情况,谭恩美生平和其主要作品。其次指出本文使用的理论。本文引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他者”概念和霍米巴巴的“杂糅”和“第三度空间”对文本进行解读。主体第一章介绍了移民母亲所承受的父权社会和主流文化的双重压迫导致的沉默;美国女儿试图通过与母文化决裂建构自己美国文化身份的无效尝试和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迷茫与彷徨。第二章以家庭为载体,以母女冲突为现象分析两代华裔女性的矛盾原因。除了文化差异,主要侧重分析内部殖民造成的少数族裔内部的矛盾。美国化的女儿接受了白人至上的理念,认为白人历史,文化,习俗,语言优于自己的母文化而将代表母文化的移民母亲他者化。并且指出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之间的双向沉默也对母女矛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章通过分析作品中母女间沉默的打破和关系的弥合揭示出美国女儿向母文化的理性回归。母亲通过讲故事和书写个人历史的方式打破沉默既救赎了自己也启发了女儿走出困境。并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身份构建的问题。最后在结论中本文再次指出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建构既不是通过否定母文化一味迎合宿主文化建构的,也不是固守母文化,排斥宿主文化建构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建构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通过文化的杂糅,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全新的文化身份。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杭州已经不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数据和规模作为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是围绕整个城市服务业的开放和国际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创新发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化学品,可替代光气、卤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及卤代甲烷等剧毒或致癌物用作甲基化、羰基化和甲氧羰基化试剂,能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引起了
会计电算化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信息资源的增加,会计的工作越来越复杂繁重,传统的手工核算报表给会计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使用会计电算
贵州省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全省高职院校必须服务于贵州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好专业布局,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体系,同时
本文对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及发展模式,以及如何打破制约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探讨一条中国特色的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作了简明的比较研究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初民已对语言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初民的神话中可以窥视他们的语言观。
物联网体系结构主要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分别负责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处理。本文对目前流行的物联网应用层协议进行概述,主要包括CoAP、MQTT、XMPP和AMQP等四
对于风格一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外相关工作者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手段对风格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谈及翻译,风格再造是任何一位以忠实晓畅的译本为己任的翻译人员都无法忽视的问
在《中草药通讯》1972年第6期上,天津市医药公司饮片加工厂介绍了用蛋白酶或卡氏罐酵母菌,除掉龟板上的残皮和残肉的经验。我们准备按介绍的方法生产时,因当地没能找到此种物
随着以计算机及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层出不穷,不同种类数字资源系统和相关查询平台的增多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但对于读者用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