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半干旱地区降雨、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枯水季节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保卫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问题。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是河南省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种植体系,本文选取河南洛阳为典型区,以冬小麦-夏玉米一体化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全年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研究作物底墒水的高效利用。同时对不同灌溉模式下作物的耗水量及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 (1)分析当地50年(1951-2000年)降雨资料,发现当地降雨年际变化较大,进而对其进行丰水年、平水年及枯水年的降雨年型划分。同时对当地年内降雨过程进行分析,并绘制三种降雨年型的年内降雨分布图。 (2)根据试验区相关资料,对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内的需水量进行分析,同时和当地的年内降雨过程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降雨过程与夏玉米需水过程吻合良好;但冬小麦生育期耗水过程与降水过程吻合程度欠佳,在返青后的几个重要的生育阶段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 (3)在对冬小麦不进行播前灌的前提下,研究夏玉米收获后空田时间的长短对冬小麦的播种、出苗及越冬是否有影响。通过对全年作物的灌溉制度的设计研究,提出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全年的耗水过程及供水过程。同时得出结论:通过减少空田时间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墒情,从而使得对冬小麦播前灌少灌甚至不灌。 (4)结合实验区试验数据,研究在喷灌、畦沟灌和垄作沟灌等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变化的影响,并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宜的灌溉模式及灌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