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夏玉米连作耗水特点与灌溉模式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r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半干旱地区降雨、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枯水季节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保卫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问题。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是河南省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种植体系,本文选取河南洛阳为典型区,以冬小麦-夏玉米一体化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全年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研究作物底墒水的高效利用。同时对不同灌溉模式下作物的耗水量及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  (1)分析当地50年(1951-2000年)降雨资料,发现当地降雨年际变化较大,进而对其进行丰水年、平水年及枯水年的降雨年型划分。同时对当地年内降雨过程进行分析,并绘制三种降雨年型的年内降雨分布图。  (2)根据试验区相关资料,对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内的需水量进行分析,同时和当地的年内降雨过程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降雨过程与夏玉米需水过程吻合良好;但冬小麦生育期耗水过程与降水过程吻合程度欠佳,在返青后的几个重要的生育阶段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  (3)在对冬小麦不进行播前灌的前提下,研究夏玉米收获后空田时间的长短对冬小麦的播种、出苗及越冬是否有影响。通过对全年作物的灌溉制度的设计研究,提出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全年的耗水过程及供水过程。同时得出结论:通过减少空田时间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墒情,从而使得对冬小麦播前灌少灌甚至不灌。  (4)结合实验区试验数据,研究在喷灌、畦沟灌和垄作沟灌等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变化的影响,并结合研究区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宜的灌溉模式及灌溉制度。
其他文献
采摘机器人完成采摘工作首先需要识别出复杂背景中的果实目标,因此识别能力是判别采摘机器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本文以对自然环境中树上的柚子果实作为对象,进行了柚子果实识别方法的研究。对比了复杂背景下多种识别方法的识别能力表现,将识别能力和可移植性作为评价指标选取最优的识别方法,并将其作为采摘机器人识别模块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数据集获取与划分。本文所用数据共1300幅包含柚子果实图像,数据
学位
脲-异丁醛-甲醛(UIF)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涂料助剂,具有耐黄变性能好,溶解性能优良,能够显著提高涂膜的附着力、光泽与硬度等性能,国内外只见到BASF的专利文献报道。本文以脲
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创建的基于生产早会大缺陷631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及三改一促进一体四控、特色鲜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管控体系,将安全风险防控、问题督办闭环、全员创
摘要:以新课程标准、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小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探讨有效的网络学习策略,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人们已不单单是对网络依赖,而是更好地享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网络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