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X点”、“X些”研究——兼论副词“稍微”与“有点”的区别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mvsg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X点”和“X些”充当定语的情况:“一点”、“一些”表示少量或不定量的时候,可以用在名词性成分之前充当定语。“一点”所表示的量比“一些”所表示的量要少些;“一点”、“一些”在修饰名词性成分时,在计数与不计数、抽象性与具体性两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点”、“些”跟“这/那”等指示代词组合后意义上的差别较大。“一些”和“一点”修饰的名词性成分存在着有定与无定的性质上的差别。“有点N”、“有些N”和“好些N”既能作定语又能作主语,而且都具有不同的选择搭配关系。第二章讨论“X点”和“X些”充当补语的情况:“点”和“些”充当补语既可以用在动词的后面,也可以用在形容词的后面。在具体的使用中,既可以进入祈使句,也可以进入陈述句。形容词后面加“点”和“些”往往同其本身的语义特征有关。而句中时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了”的使用与否,在一定的条件下,涉及到句类的转换及句子的表义重点。不同的重音模式、说话人的主观意愿,说话的语境等都对“点”“些”的表义功用具有一定的影响。第三章探讨“X点”和“X些”充当状语的情况;“有点、有些”既可以分别修饰含有贬义、消极义的动词、形容词“A2”和“V1”,也可以分别修饰含有褒义、积极义的动词“V2”和“A2”。在不同的组合搭配中,除了词义的褒贬以外,往往还同“了”的使用与否,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以及不同的结构形式有关。此外,“有点、有些”还可以同“稍微”类程度副词连用,表示程度的减弱。第四章比较“稍微”与“有点”的异同。本章从语义限制、比较对象、表义倾向、词义幅度、时体特征这五个方面比较了“稍微”与“有点”的区别:认为前者的共现成分是有限制的,后者则无限制;前者有明确的比较对象,能进入一定的比较句式、后者没有,不能进入比较句式。;前者偏向客观陈述,后者偏向主观感受;前者表程度的词义量幅较狭窄,后者则相对比较宽泛;前者可以表示未然,也可以表示已然,后者一般只能表示已然。最后是简短的结语。
其他文献
佛教與中國文學的關係,學界探討多注重佛經原典的翻譯活動對近體詩律、中古文學思潮的影響以及佛經原典敘事成分對中國古代戲曲、傳奇、小說的影響等方面;但是,對翻譯佛典的印度
官场是历来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存在。新时期以来,官场腐败的日益蔓延为官场小说提供了再次繁荣的社会土壤。新时期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不可忽视的创作现象,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叙事学的空间转向,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逐渐得到关注。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
该文从卢卡奇的总体性角度切入,认为对总体性的追求和审美乌托邦的建构是卢卡奇美学文艺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文分别从三个维度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总体
该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撮要述论麦尔维尔的生平以及《白鲸》的故事内容.重点强调麦尔维尔加尔文教的家庭背景,以及这对于他一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同时指明麦尔维尔作过文员、农场
梁宗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理论家、翻译家和批评家.他的才华和诗名在前半生广为人知,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品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归于沉寂,然而,就在那远离人
全文由引言、正文、余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述该文的选题缘起和论证角度.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追溯元以前女性历程之后,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以求在不同
作为一名曾留学法国的四川籍作家,李劫人身上具有巴蜀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双重因子.巴蜀文化作为一种母体文化,它是储藏于李劫人脑海中的"集体无意识",不自觉地规范着李劫人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