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文学艺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依托其产生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同样备受关注。自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将传统文化的发展纳入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以来,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已逐步成为国内知识产权学界研究的热点,但至今未形成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法律保护体系。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商业开发愈加重视。发达国家曾以“进入公有领域”为由,无偿利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知识,进而将所得成果依靠知识产权制度再次进入发展中国家,在利益的驱使下逐渐丧失对传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群体的尊重,并给起源国文化带去冲击。如果让蕴涵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与金钱、利益有交集,或者过度地商业化利用及大肆地改编借鉴演绎,很大程度上将造成不正当使用、甚至损害歪曲的境地。由此观之,通过借助法律手段对它们进行保护,是中华文明继承、发扬和延续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所以,正确认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及特点,寻找其中的立法缺陷,探索出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路径尤为重要。本文拟阐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及特征,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的思路梳理,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推进现实保护的健全与强化,丰富现阶段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以及课题研究必要性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世界各国及组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路径选择情况、国内路径选择的现状予以阐述,通过借鉴经验、自我审视找到国内立法保护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是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路径的思考。第四部分是提出笔者对于保护路径选择的观点,并尝试提出完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解决方案或措施。第五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