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在初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其中科普场馆以其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课程资源成为许多学校、教师进行校外教学活动的首选之地。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在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等众多科普场馆中,都可以找到地理学相关内容并用作课程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既是对校内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也是科普场馆的进一步发展并实现其价值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等四种研究方法对科普场馆中的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研究科普场馆进行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2)对目前已有的科普场馆中教育活动的内容及特色进行案例分析(3)利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中地理课程资源的进行的案例设计。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分析,对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在了解科普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背景的基础上,对科普场馆中地理课程资源的特色、分类以及开发原则、开发步骤等理论进行总结。其次,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国内外六所博物馆中的9个教育活动方案,对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方式及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本文的案例设计提供思路和一定参考。在案例设计及开发部分,结合前文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案例分析结果,对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中初中地理课程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和筛选,以课堂教学活动、场馆教育活动以及假期作业等三种不同利用方式进行案例设计并实施。最后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科普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场馆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有待提高、馆校合作是场馆课程资源开发最佳途径三点研究结论,并提出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完善课程开发与实施、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多形式开发课程资源、建立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场馆教育体系化等启示,以期对科普场馆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其他文献
全球银行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通过数字化战略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是农行甘肃分行面临的重大挑战。农行甘肃分行科技部作为农行甘肃分行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
随着8月21日西班牙选手在最后的托纳多级的告别赛上折桂,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在青岛完美谢幕。从8月8日到8月21日,比赛海域总面积达到10万多亩的青岛奥帆中心迎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基线组与疲劳组脑力负荷主客观指标,确定密闭空间作业前后主客观指标特征,建立密闭空间作业脑力疲劳脑电识别方法。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选择:选择20名男性青年,年龄18-25岁,身体健康,无躯体和精神疾病史,实验对象参加2种实验,即正常工作生活状态(基线组)和密闭空间作业状态实验(疲劳组),疲劳实验为密闭空间作业。(2)主客观指标:主观量表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疲劳自觉症调
阿舍勒铜矿井下破碎岩体通常采用进路式采矿法进行采矿,进路式采矿每班掘进进尺在1.5米左右,供矿能力有限,回采效率低。在充填体顶板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工字钢支护,当顶板或边
近年来,我国外部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单边主义复苏、局部冲突不断等全球性问题,内部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