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波及面广、资金需求大、与民生息息相关等特点,因此其发展良好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积极的一面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其他上下游相关产业协调、共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满足了各个收入层次居民的不同住房需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其发展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例如部分城市表现出来的房地产过热、房地产炒作、国家调控效果不佳、房地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因此,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并适时出台有效措施将是保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关键。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对于房地产业的研究就显得意义深远。本文首先从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房地产业理论研究的历史文献。对于房地产业研究最初的研究集中于房地产周期理论,这一流派在大萧条时代兴起,并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时期达到另一个高峰。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房地产市场定价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早期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地租理论以及各种地租定价模型,后续逐渐发展出期权定价模型等。进入21世纪,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于房地产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方面。针对于我国目前的研究比较集中于定性研究的情况,本文主要目的就是相对定量地研究房地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产生的关联、波及反应,以期弥补当前国内研究的不足。在方法上,本文使用了投入产出法,主要利用2007年我国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测算房地产业的关联度及波及度,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房地产业与其余41个产业均有关联关系,其中金融业、餐饮和住宿业、建筑业、化学工业等关联最为紧密。在关联产业类型上,房地产业对不同性质的产业在作用的方向上存在区别。对于上游的原材料消耗型产业是后向拉动作用强劲;对于下游的生活服务型、消费类产业则是前向推动作用明显;而对和房地产业关联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则是产生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的双向作用。这使得我们对待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及调控时,必须谨慎协调产业之间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研究波及效应方面,可以看到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2519,感应度系数为0.2963,均低于平均水平,在42个行业中的排名分别为41和29。如果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那么其他产业部门对于房地产业将形成非常巨大的供给需求双向压力,房地产业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而利用统计年鉴、财政年鉴等统计数据,本文创建了2007年我国的宏观SAM表,并构造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模拟房地产产业产出提高或者下降时其他产业的表现。就产出提高情况所带来的影响事来看,重工业、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受此利好的表现较优,轻工业、服务业等产业改善的幅度则相对较小。而在分析房地产产出下跌的情况时,金融保险业受影响度的排名有所下降。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SAM表并没有能准确反映出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关系。最后,本文总结了上述观点,并针对房地产业的特性,提出了制定协调发展政策、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改变当前财权事权不对称等的多项短中长期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