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背景下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宝钦集团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七太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科学论断。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后,更好地利用新的、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化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各种有色金属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提升,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有色金属企业如何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所带来的种种机遇,更加合理地定位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现阶段有色金属企业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我国的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也是最早融入国际市场的一批竞争行业之一。在有色金属的国际市场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其竞争力,保持并发展其市场份额,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同国际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速度保持一致。   本文在对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背景之下,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以有色金属企业为例特别是结合陕西省宝钛集团的实际情况,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应如何适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有色金属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对行政规则的研究一直是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行政规则存在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行政规则的法律性质没有弄清楚。因此,对行政规则的法律性质的明确定位是本文的首要目的。在对行政规则的法律性质有了明确定位的基础上,行政规则的法律效力、是否是行政法的渊源、法律地位等问题的探讨与界定就更为容易。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引出要本文要论述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行政立法以外的具有普
法律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是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法律制度、法律机构和法律设施的总和,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对诉讼法律生活所持
学位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素养、权利意识也是日趋增强。近十几年来,我国公民通过“上书”建言、维权俨然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