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新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相继出台。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锻炼相接轨,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拓宽了广阔的空间,全国绝大部分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选项课。因此,羽毛球选项课也就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羽毛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普及,国家羽毛球队技战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喜爱上羽毛球运动。羽毛球又有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水平高低,每个学生都能玩起来,因此高校羽毛球选修课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随着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断完善,高校羽毛球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但羽毛球选项课枯燥氛围、程序式教学的现象越发显著。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十所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对羽毛球选项课的师资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学习羽毛球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呈多样化,但技术基础水平普遍不高。2.上海市各高校的羽毛球的课程设置都不一样,部分高校存在课时较短、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调等问题。3.羽毛球场地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羽毛球教学需要,大多数院校的羽毛球场地在课余时间使用都是受限制的,对外开放,并且是收费的。而上海爱好运动的人群较多,羽毛球场地一票难求。4.上海市高校羽毛球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是存在学历偏低、高级职称老龄化的问题,同时对羽毛球教师的专业培训不够,羽毛球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的专业羽毛球教师相对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