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问题剧与“易卜生主义”——对五四问题剧的历史反思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的问题剧创作,受到了易卜生问题剧的启发和影响,而作为媒介的萧伯纳与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则对五四问题剧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本论文以“易卜生主义”为圆点,对五四问题剧创作进行了一个整体性的梳理,并探讨了其贡献和局限。在此过程中,本文力求用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统观全文,并探讨在理论迷误的影响下五四问题剧是如何创作和发展的。   导言第一部分辨析了“易卜生主义”的概念,第二部分总结了对五四问题剧进行研究的相关著作和学术论文。   本文第一章先从五四问题剧的理论源头——萧伯纳的“易卜生主义”入手。第一节着重探讨了萧伯纳对易卜生“问题剧”的理解,其对“讨论”技巧的阐释虽有合理之处但也存在迷误,对“讨论问题”的简单理解使得他的“易卜生主义”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论断。   第二节以易卜生的创作实践为基础,以侧重于易卜生作品的社会价值的理论批评为对比,研究分析了西方戏剧理论界对易卜生作品审美价值的评价和论述,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易卜生问题剧的创作主旨更多的是对“人”的关注。   第二章从五四问题剧的理论指引——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谈起。第一节从外在形态特别是内在本质上分析了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迷误,其对“问题”的关注和“写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重视不仅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也取决于五四知识分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以从社会政治角度出发的主流戏剧理论作为为对比,研究分析了当时侧重于艺术价值的戏剧理论家对五四问题剧的评价,进一步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得出这一类理论批评不受重视的原因,   第三章从文本内部分析了“易卜生主义”对五四问题剧创作的影响。第一节结合具体的问题剧作品,从剧作的内容和情节出发,概括出五四问题剧的创作模式:“娜拉戏”的“出走”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艺术审美价值的欠缺。   第二节从个案入手,以易卜生《玩偶之家》为参照,来分析胡适的《终身大事》,在肯定其历史意义和社会政治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艺术价值方面的缺失,特别是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缺失。   结语主要总结概括了在“易卜生主义”影响下的五四问题剧在新时期的传承以及对五四问题剧进行历史反思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新媒体也不断涌现出来,对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威胁.基于此,本文就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
按规定,机油中的含水量应在0.03%以下。因为机油中含较多的水时,其润滑性变差,粘度下降,轻则导致机油过早变质和机件锈蚀,重则引起发动机烧瓦、抱轴等严重机械事故。 机油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编者按:2014年11月30日,“文心点石——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与此同时,“文心点石——陈礼忠寿山石雕刻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学术厅召开。许
“80后”文学是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进行的文学创作的命名,自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伊始便引起了文学市场的振荡,形成了特有的“80后”文学现象,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年轻读者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网络新闻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扩散,使得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创新压力,亟待实现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基于此宏观发展背景,本文从三个
[目的]调查1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为控制类似疫情提供经验。[方法]2009年7月对济南市1起输入性甲型H1N1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计算机网络有了紧密的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非洲裔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她一直将黑人作为关注的对象,描绘了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美国黑人精英的代表,莫里森对非洲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