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支付的多模融合身份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易的主流方式之一,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目前,支付宝、微信加入了人脸识别支付和指纹识别支付等单模认证支付方式,使得支付环境得到了加强。但是人脸指纹等单模特征识别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单模生物特征在光照、表情变换等复杂环境下识别效果会受到影响,并且还容易被不法分子伪造。为了解决这些弊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和识别性能,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模式——多模融合识别应运而生。本文选用人脸和指纹这两种生物特征进行融合。首先,对人脸和指纹进行图像预处理,来优化原始图像质量,以保证比较好的识别效果。人脸图像预处理比较简单,重点在于指纹图像的预处理,采集到指纹图像受很多因素干扰,会严重影响指纹的识别性能。本文分别对采集到指纹图像进行梯度场和方向场计算、指纹图像分割、指纹图像增强、指纹图像二值化和指纹图像细化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指纹图像。其次,对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和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在人脸识别中,为了解决单模生物特征在光照、表情变换等复杂环境下识别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并且应用PCA降维算法进行特征提取,降低计算复杂度。在指纹识别中,本文采用基于细化图像的特征提取算法,并且应用去除伪特征点的算法,保证提取的特征点的准确性。最后,本文选用匹配级进行融合,相比于其它层次融合,匹配级在保证识别效果的同时,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提出了一种人脸指纹G-WMF匹配层融合算法,在得到人脸和指纹的匹配分数后,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进行权重均值融合,并且加入遗传与进化算法,使得以比较快的速度为人脸和指纹分配最佳权重。结合人脸指纹融合算法,还设计了面向移动支付的多模融合身份识别系统。在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上,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环境搭建准备工作具有成本高、易出错的特点,而且每个开发人员的系统环境难免存在差异,对于协同工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阻碍;随着不断变更的软件需求,快速更新部署项目应用也是面临的一大问题;此外以往的部署方式直接将程序安装到机器中,应用程序跟主机系统牵连在一起,伴随部署程序的增多,导致程序文件、配置文件、库文件等文件跟系统文件相互混杂,系统会变得臃肿,难以维护管理。针对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也日益增加,以柴油、汽油为燃料的汽车仍占据大部分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保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我国同样面临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艰巨任务的挑战。能源结构不断改进,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加快发展和合理利用天然气,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而目前我国CNG汽车的保有量也日益增多,CNG汽车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小,CNG加气站具有投资少、见效快、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硬度高、绝缘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医学、电子等领域。传统的陶瓷生产工艺,需要高精度的模具以辅助陶瓷成型,导致其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本文基于面成型3D打印技术,对陶瓷材料的打印、配制、烧结工艺进行研究,实现了陶瓷零件的快速成型,可满足低成本的单件、小批量加工要求。研究了面成型3D打印陶瓷的制造工艺,设计搭建了针对陶瓷材料的打印原型机,并设计了一套可实现快速涂覆、分离
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远程学习中。由于远程学习者学习效果不佳,如何在切实了解和掌握远程教育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提高学习策略运用的能力,是当前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初步掌握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策略运用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并找到可供改进的地方。再结合Mckeachie的七类学习策略进行分析,从整体入手研究学习
传统的信息系统存在灵活性低、技术选型单一的问题,随着业务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其维护成本也在持续增高,当系统面临访问量大幅增长时,其可扩展性差的问题也成为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基于微服务架构对系统进行设计,将整个系统拆分为多个微服务,服务高度自治的特点不但提高了系统的扩展能力和扩展速度,且系统性能可以按需分配给性能出现瓶颈的服务,微服务架构系统耦合性低且服务的技术选型更加灵活,服务的划分使得单个服务的复
电力电网的稳定性关乎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为了确保电网及其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定期巡检电力线路,以掌握设备工作条件和线路周围的环境变化。传统的电力线路检测方法,不可避免的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检测效率低。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无人机巡检电力线路避免了传统巡检方式的诸多弊端,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巡检误差,缩短了完成巡线任务所需时间,降低了巡检电力线的人力和财力的支出,是目前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信噪比强、分辨率高、机动灵活等优点,因此利用机载SAR对海面船只目标进行探测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研究机载SAR船只目标成像技术在海洋维权执法、海洋溢油监视、失事船只救助、海上运输管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SAR的成像机制要求目标处于静止状态,目标的运动会造成SAR图像出现散焦。海上船只通常具有一定的航行速度,并且由于海面
近几年来,口腔科中的隐形正畸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牙齿正畸技术大致分为有托槽正畸技术和无托槽正畸技术,隐形正畸属于无托槽正畸,其使用的隐形牙套需要从3 D打印的热压模型上沿患者牙龈线切割分离下来。目前,对于热压模型的切割一般采用人工切割,面对日趋旺盛的市场,人工切割效率低,仅仅依靠人工切割是远远不够的;并且人工切割后的透明热压膜片较粗糙,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从2014年以来,我国每年采用隐形正畸技
目前国内对石油的需求与日俱增,物探作业作为石油开采的首要环节,如何保证其安全平稳运行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然而其作业流动性强、参与人员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致使物探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物探项目的进行,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文本类型的事故案例,如何从中挖掘出高价值信息并应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对降低物探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物探事故案例数据的语言描述专业性强,需要结合具体的背景知识来开展数据挖掘,难以用常规
在石油工业的传输交接过程中,体积管是一种常用的流量计检定装置,体积管周期检定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流量计的计量性能,并关系到油田的经济效益与计量信誉。针对当前使用的体积管检定系统存在着自动化水平不高、检定精度和效率较低、检定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文研究与设计了一套基于图像识别的体积管自动检定系统,完成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根据体积管检定原理,确定了系统功能需求与参数技术指标,完成了系统总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