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自组网的组建及Internet接入技术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自组网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网络,它的组建不依赖于预先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如基站或接入点,而是由若干个带有无线收发器的移动节点构成。与传统的无线局域网不同,移动自组网是一个无中心、多跳、自组织的对等式无线通信网络,每个节点同时充当两种角色,既是计算机又是路由器。由于自组网具有移动性、快速搭建性、自治性、和对等性等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一些需要临时快速组建网络的特殊应用场合,如数字化战场、抢险救灾、传感器网络、新闻现场报道和学术会议等。 然而,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配置来组建自组网,才能达到网络性能相对最优。为此本文首先对自组网的组建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两种方法重点研究了网络连通性与网络规模、无线收发器的选配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组建自组网,本文定义了一种移动自组网应用模型,并采用此模型对自组网应用场景进行有效地划分,然后针对每一种应用场景重点研究了无线收发器的优化配置方法。 Internet作为全球有线网络的骨干网已经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任何其它形式的网络只有与Internet互联才能够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移动自组网也不例外。自组网接入Internet不但可以提高自组网的扩展性,拓宽自组网的应用范围,而且可以使自组网节点享受到Internet上无限的网络资源和丰富的网络服务,所以将移动自组网与Internet互联已经成为自组网更为广泛应用的必由之路,也成为近几年移动自组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已经认为这是移动自组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组网接入Internet过程中,关键技术包括自组网节点自动配置与Internet主机兼容的IP地址技术和自组网与Internet之间数据路由技术。 现有的自组网地址自动分配技术重点解决如何检测出自动分配的地址在自组网中是唯一的,所以大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重复地址检测技术上。而本文则着眼于如何提高选择地址的唯一性,从而节省用于检测地址重复的费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PS信息的自组网IPv6地址构造思想,从理论上将可能出现地址重复的节点之间的距离严格限制在一跳传输范围之内,从而将地址重复检测的操作也限制在一跳之内,达到缩短地址分配时延、减小地址分配开销的目的。基于此思想本文先后提出两种地址分配协议,分别为One-hopstrongDAD协议和One-hopweakDAD协议,实验证明两种协议的效率非常高。 自组网与Internet之间的数据路由主要是通过Internet网关的存储转发来实现的。Internet网关是一种特殊的Internet主机,它同时具有Internet网络接口和自组网网络接口。在自组网中,Internet网关作为一个固定不动的自组网节点与其它移动节点通过自组网网络接口进行数据通信,其它移动节点若要访问Internet则首先将数据发送到Internet网关,再由Internet网关将数据从Internet网络接口发送到Internet上。 现有的关于自组网接入Internet技术主要是通过一个相对最优Internet网关进行Internet的接入,所以研究重点放在了Internet网关的发现、优化选择和切换上,这样做的弊端是导致某个网关的网络负荷过重,使得该网关和从该网关辐射到自组网上的路径成为数据交换的路由瓶颈,从而增加了自组网与Internet交互数据的延迟,同时也加速了关键路径上节点能源的衰减,降低了自组网的生存期。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网关的、非对称的Internet接入技术,同时设计了一种“动态反馈负载均衡”的下行数据传输协议,将来自Internet上的大量数据均匀的分布到自组网的多条路径上,从而达到降低传输延迟,提高Internet接入能力的目的。实验证明本文的Internet接入协议在高网络负载环境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在于解决863课题“草业信息管理和决策系统研究”子课题“草业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编号2002AA243021)中的几个问题,包含地理数据发布的自动化、客户端控制的地理
集成了传感器、微机电系统和网络三大技术而形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无基础设施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
视频的数据量大,在信息的表达和传递方面具有直观、准确、易于被人所理解和接受的优势。H.264是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与以往视频标准相比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优秀的网络亲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紧张问题日益严峻,为此提出了ITS(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方案,车辆导航监控系统是ITS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设计的车辆导航监控系统由车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是:①IPv6协议集的测试,特别是对IPv6路由器设备的测试技术已经成为从现有Internet向基于IPv6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过渡的关键技术之一;②现代路由
  本课题的目标是研发出性能和精度达到一流水平的新一代数字化科氏流量计。本文主要研究二次仪表的信号处理问题,即科氏流量计的流量信号的算法研究和实现。  本文对科氏
  在智能规划的研究上,存在领域相关和领域无关两个方向的研究,其中,领域无关规划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领域无关规划器很难充分利用特定研究领域的专家信息,领域无
本论文对anycast技术在解决负载平衡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包含反馈技术的anycast下负载平衡的动态解决方案,并且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该方案的实现过
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各种业务,其业务相关功能与承载的传送技术无关,充分体现了分组化、多业务、开放性、兼容性、业
蓝牙是一种实现短距离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技术标准,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组建无线自组织网络是蓝牙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但是,在蓝牙规范中只对微网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