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毫无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古镇,能在激烈的灯饰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灯饰之都”?综观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经济解释,研究的假设前提往往是: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那么,更前置性的理论逻辑是:产业集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时至今日,仍无法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本文以古镇灯饰产业为例,进行历史过程的研究和解释,试图探索灯饰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及其成长路径。
本文基于杨格定理,从分工与市场范围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斯密、杨格关于分工的经典论述的分析与研究,把运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概念扩展到交易费用范畴,实现古典分工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融合,并深入分析产业集群的分工演进和市场范围扩大机制。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分工演进,通过对灯饰产业链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古镇独特的产业配套及其它优势进行分析。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市场范围,通过行业专业信息渠道、创新销售渠道、灯饰物流的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从而推进古镇灯饰产业的市场范围扩大。
分析表明,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起源于产业选择;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体现在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和细化,产业体系的不断壮大。但是,在专业化分工现象背后,分工与市场范围的正反馈正是古镇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