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运动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已被世人广泛接受。近年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执行功能的发展。执行功能是一系列高级的认知功能的集合,包含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等三个主要成分。执行功能在个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近一二十年来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学前期是执行功能萌芽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施加促进执行功能的运动干预的绝佳契机。加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早期执行功能的水平对个体学校表现和情绪调控的正向预测作用,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升学前儿童的执行功能具有重大意义。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探讨体育运动与幼儿执行功能发展关系的研究相当少;且未对年龄因素和运动类型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作进一步探究。目的:考察运动与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发展间的联系,探讨灵敏性运动和协调性运动对幼儿执行功能发展的作用差异,以及年龄因素对执行功能的运动干预效果的影响,以找到促进学前儿童执行功能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研究选取大班幼儿和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探究年龄(大班、中班)和运动类型(灵敏性运动、协调性运动、对照组)对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干预效果的影响。将两个年级的幼儿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协调性运动组和灵敏性运动组,其中大班灵敏性运动组和中班灵敏性运动组参与持续8周的灵敏性运动方案,大班协调性运动组和中班的协调性运动组则参与8周的协调性运动方案。方案实施前和实施后,所有幼儿各接受一次执行功能测试,测试采用空间箭头冲突、工作记忆广度、自定顺序指示、灵活项目选择等四个任务进行。比较各组幼儿执行功能前后测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执行功能前测成绩显示:(1)大班幼儿和中班幼儿在抑制控制上差异显著;在正确率上,大班高于中班;在反应时上,中班高于大班。(2)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在工作记忆上的前测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3)大班幼儿和中班幼儿在认知灵活性上的前测成绩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年龄和运动类型作为自变量,以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前后测成绩的变化量作为因变量指标,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在抑制控制任务反应时变化量上,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运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该任务正确率变化量上,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运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5)在工作记忆任务正确率变化量上,运动类型的主效应显著,灵敏性运动组和对照组的工作记忆变化量差异显著;运动与年龄的交互作用临界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则表明,中班灵敏性运动组显著高于中班协调性运动组和中班对照组,但大班的灵敏性运动组、大班协调性运动组、大班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6)在认知灵活性任务正确率变化量上,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运动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运动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5岁到6岁,学前儿童的执行功能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抑制控制成分上。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8周的灵敏性运动能够提高幼儿工作记忆的水平,8周的协调性运动未对幼儿执行功能产生积极效益。此外,在不同年龄阶段,灵敏性运动对幼儿执行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