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与有效成分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超薄切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比较芦荟蒽醌类物质的含量以及叶脉维管束结构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关系。 薄层层析(TLC)改进实验表明,在制作硅胶薄层板时加入一定比例的NaOH,可以有效防止层析时的拖尾、扩散现象,层析距离、薄层板厚度等因素均可影响层析效果。因此做如下改进:(1)制作硅胶薄层板时按照0.1%的比例加入NaOH;(2)硅胶薄层板的厚度以:4g:10mL:10×15 cm<2>为层析效果最好;(3)层析展层距离以7-8cm为好,既能保证各荧光点分开,又不至于扩散太严重。 采用TLC法结合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FM)观察,发现大多数芦荟品种含有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但是不同品种的蒽醌类物质的含量并不相等,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不同芦荟品种的芦荟大黄素含量有显著差异。 应用植物解剖学、荧光显微镜、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研究了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与芦荟大黄素等蒽醌类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维管束的大型薄壁细胞为芦荟大黄素的主要贮存结构。该属植物叶内维管束大型薄壁细胞的大小、数目与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即维管束大型韧皮薄壁细胞数量越多,芦荟大黄素等葸醌类物质的含量就越多。维管束鞘和大型韧皮薄壁细胞越发达,芦荟叶片中葸醌类物质含量越高。所以,具有维管束大型薄壁细胞可作为选育芦荟大黄素高含量品种的解剖学指标。该研究筛选出5个具有开发价值的芦荟新种。
其他文献
互助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互助县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而设立的一个绿色、生态、高效、富民的农业示范园区,始建于2009年,按照“科研创新、示范引领、培
期刊
本文对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缺陷型突变株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7NBT的构建利用改进的SOEing法扩增出了特异的约1700bp的融合片段;提取转化盐藻总RNA,RT-PC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面对来自市场、用户、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多方面压力,以及用户对电信增值业务服务质量不断增加的敏感度,电信运营商必须有效地提升增值业务的
[目的]利用生物酶催化氧化特性,使无毒杀菌剂碘与竹材形成稳定化学键提高碘的抗流失性,增强竹材防霉性能,为天然无毒防霉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以2,2-联氮双(3-乙基苯并
2019年12月16日, 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9年工作成绩,部署了2020年重点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
期刊
1 农村电网建设模式rn1.1 农村供电模式rn农村电网建设涉及面广、投资量大,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对农村电网的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