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圆齿轮以其非匀速比传动的优点在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在许多工程应用领域,非圆齿轮可以使机构的复杂程度得到简化,从而使机构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计算机技术和智能装备在非圆齿轮方面的运用,促进了非圆齿轮的设计和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然而非圆齿轮的检测技术一直落后于设计和加工技术,这大大制约了非圆齿轮的发展和应用。针对目前非圆齿轮尚未形成完善的测量方法和系统的误差理论算法,本文对非圆齿轮的节曲线误差、齿廓误差和跨棒距测量方法展开了研究。主要完成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节曲线误差的检测方法和求解算法。基于齿轮啮合原理构建了中心距曲线法向量的误差检测算法,求解了节曲线误差;设计了节曲线误差自动检测系统,并进行了检测装置的设计与研制,检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利用传感器采集了相关数据,基于C++和M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节曲线综合误差检测软件,并通过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实现了节曲线误差的自动检测和误差显示,验证了该检测方法和误差算法的可行性。2.研究了非圆齿轮齿廓误差的检测方法和求解算法。基于三坐标测量机对非圆齿轮齿廓、基准部位(基准凸台和基准中心孔)进行了检测。利用基准部位的数据信息进行坐标变换,将检测齿廓变换到理论齿廓坐标系中。根据理论齿廓法向等距线构建了齿廓误差搜索模型,实现了对非圆齿轮齿廓误差的检测。利用该方法检测8级和10级精度的标准圆柱齿轮齿廓,依据该齿廓误差算法求解了圆柱齿轮齿廓误差,误差结果显示:抽样检验的齿廓误差均在理论的误差等级范围内,验证了该检测方法和算法的可靠性。3.研究了跨棒距误差检测方法。基于非圆齿轮理论齿廓方程,依据量棒与左右齿廓的相切关系,构建了非圆齿轮量棒半径的求解搜索算法,并利用该方法求得非圆齿轮的最大和最小量棒半径。为了使量棒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合理地圆整了通用量棒的半径。在通用量棒下计算非圆齿轮的跨棒距,通过仿真测量跨棒距验证该方法在理论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