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上颌前牵引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颌、(牙合)、面的生长发育,影响口腔功能及颜面美观,病因机制较为复杂,是正畸临床矫治的重点和难点。其中,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要畸形表现的患者,临床常采用矫形力牵引上颌骨向前进行矫治。但是对上颌前牵引是否能促进上颌骨发生适应性生长改建,其作用方式、作用机理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而且较深入的相关基础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临床,建立了模拟上颌前牵引的SD大鼠动物模型,对上颌骨位置及骨缝的改变进行实验研究,以了解上颌骨及其骨缝在矫形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从而探讨上颌前牵引的矫治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上颌前牵引装置,以生长发育期5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施加85g的矫形力,建立了模拟上颌前牵引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察施力4周后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同一力值作用不同时段下TGF-β1在上颌骨的额颌缝、腭颌缝的表达,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每张切片中阳性染色细胞的平均灰度值,结果采用SPSS 11.0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如下:在模拟上颌前牵引矫形力作用下,(1)生长发育期大鼠上颌复合体在矢状方向生长加快,长度明显增加,并表现出向前向上的逆时针旋转;(2)上切牙唇倾,下切牙的唇倾度没有明显变化,颅脑的形态与大小不受影响;(3)额颌缝和腭颌缝中TGF-β1的表达,同一时段实验加力组要强于手术对照组与自然生长组,而手术对照组与自然生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说明:模拟上颌前牵引矫形力能加速生长发育期大鼠上颌的向前生长,能促进上颌骨周围骨缝的积极改建,TGF-β1在上颌骨缝的改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生长发育期SD大鼠上颌前牵引动物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临床上颌前牵引矫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  下颌侧切牙体积最小、多数为单根管,对比其他磨牙根管系统复杂程度相对小,故临床根管治疗中容易忽略变异的情况,导致根管遗漏、侧穿、形成台阶等不良后果。随着年龄的变
目的:通过对基牙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动态监测及定量分析,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植骨联合烤瓷联冠保留KennedyⅢ牙列缺损末端松动基牙修复后,龈下牙周致病菌的变化。方法:收集20例Kenn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