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企业家参与政治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在传统的资产结构理论基础上引入企业家参政这一因素,利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全国各省市2004年度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企业家自身的参政行为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的参政行为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债务杠杆率。由于本文将企业的外部融资简化为企业的银行贷款,从而实证结果说明企业家参与政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这一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支持并且补充了已有的相关经济学文献对政企关联行为影响企业决策的研究。
文章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根据信号传递理论解释之前得到的经验结果。通过假定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完全,使得企业家拥有关于企业质量和政治禀赋等方面的私人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自身的参政行为向银行传递关于企业的信息,银行观察到信号后判断企业的类型并依此做出最优贷款策略,双方的策略博弈形成均衡解。最终的两类分离均衡下,银行都为经营者参与政治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从而合理的解释了经验回归中的结论。但是不同的分离均衡反映了信号传递的具体信息不同,导致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也不同:传递企业质量的参政信号优于传递企业政治禀赋的参政信号。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参政行为来影响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并且其背后可能的机制在于参政行为作为信号向银行传递关于企业的部分信息,而政府部门则应对企业家从政行为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