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陕西作家的民间文化书写——以贾平凹、陈忠实和路遥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民间文化,自觉地对其学习、借鉴并用之于创作实践,这是新时期小说创作领域一个明显而普遍的趋势。以贾平凹、陈忠实、路遥为代表的陕西作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并作出了卓越成就,这不只因为他们受到“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更与陕西地缘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论文即以贾平凹、陈忠实和路遥的小说创作为例,对当代陕西作家的民间文化书写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解读陕西农耕文化这一基础层面入手,探究陕西地缘文化对作家创作的深层影响,认为:农耕是陕西人传统生存理念形成的基础,其文化血脉铸就陕西作家创作的文化根基,培养了作家浓重的乡恋情结以及由此衍生的乡愁和乡怨,养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学气质和品性;儒家文化对陕西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对儒家文化的多元价值判断使作家的创作出现了对儒家文化批判与认同并存的现象;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陕西民俗文化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和写作素材,使作家的创作呈现了丰富多姿的民俗文化图景。  第二章从民间宗教和神秘文化角度入手,分析了陕西宗教文化和神秘文化对本地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认为:陕西深厚久远的民间宗教文化渊源以及佛道儒三教合流的历史传统,对本地作家的创作有着特殊影响,作家们在普遍受宗教文化影响并将之体现于小说创作实践的共性下,个人运用这种影响于创作实践的情况又各有侧重,各呈特点;就神秘文化影响而言,陕西地区神秘文化传统悠久,影响广泛而持久,其对陕西作家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作家对作品中神秘意象的构建和神秘氛围的营造两个方面。  第三章以陕西民间艺术对本地作家创作的影响为视角,对陕西当代作家借用民间歌谣和陕西民间戏曲进行小说创作的现象和基本特点进行评述,认为:陕西作家具有让民间说唱艺术参入小说创作的自觉习惯,这是他们关注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而在具体运用上,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作家,则更重视和擅长于对本地特色民间艺术形式的借鉴和吸收,从而使作家们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点。
其他文献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以四川地区袍哥与教民的冲突为主线,以市井生活和民情风俗,特别是两性关系的演变为描写重心,而把当时发生的诸多重大社会、政治事件推到幕后,成功地塑造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三观启蒙的初始阶段,随着对世界的逐渐了解,会产生无限的好奇,因此小学阶段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往往在这个重要阶段,学生更容易受到正确
期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乌克兰语的差异体现了两国文化的差别。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词汇的不同。乌克兰和中国分别处于欧洲和亚洲,两国的历史
"V着V着",是现代汉语里颇有争议的一种语言式.作者认为:"V着V着"是由"V 着"发展而来的,但二者在使用上已经走向分工化."V着V着"的语意与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语境中,"V着V着"
该文考察了"程度副词+有+NP"结构,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名词进入"程度副词+有NP"结构中的条件和NP的主要形式以及"有+N"的性质;2.程度副词修 饰"有+NP"时,程度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