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作为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权力形式,是高校内部权力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然而在具体教育管理实践中,基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性,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往往会出现矛盾冲突。高校在本质上是学术组织,学术权力是最高权力主体。随着组织规模的日益庞大,高校内部的良好运转愈加依赖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系。行政权力追求上行下效、规范统一,与学术权力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存在天然差异,因而产生了很多不和谐现象。行政权力的高效性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为了维护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就必须确立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遵循学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高校内部仍然是以政党权力为主导、行政权力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需求,这种模式显然存在很多弊端,出现了诸如官本位思想严重、学术霸权和学术腐败、教育质量逐渐下滑等问题。面对新形势,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核心作用,建立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制衡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概念,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种权力形式。学术权力的民主决策依赖行政权力的具体落实,行政权力的操作行为依赖学术权力的方向引导,即行政权力是执行中的学术权力,两者的目的都是确保高校学术活动的有序进行。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内部较为独立且重要的管理内容,也被公认为是科技创新的动力基础。与本科教育的综合性相比,研究生教育更专注于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者分工明确,学术权力的主体地位更为凸显。此外,研究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尤其是学术自主性更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更易于产生矛盾冲突。因此本研究以研究生教育为内容主体,在现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文本分析和访谈调查,着重了解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实践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了使问题更为聚焦,笔者以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为研究案例,折射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完善策略,同时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相关改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