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离子侵蚀作为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如何阻止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成为当前建筑界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以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环氧树脂面漆、氯化橡胶面漆、聚氨酯面漆结合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构成不同的涂层涂刷体系与不同的水灰比结合后的混凝土的不同老化条件的抗氯盐侵蚀性能以及涂层老化后的微观形貌,得到有机成膜涂层不同老化阶段抗氯盐侵蚀能力同涂层的宏微观性能退化之间的规律,建立基于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海滨气候条件的有机成膜涂层使用预计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老化前涂层混凝土的电通量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涂层体系的抗氯离子防护能力。涂刷一遍面漆:聚氨酯>环氧树脂>氯化橡胶。按体系涂刷:聚氨酯>氯化橡胶>环氧树脂。增加涂刷底漆等,可以提高涂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考虑成本,最优的涂层体系为一遍底漆+一遍聚氨酯面漆。采用表面敷设有机涂层措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时,需考虑混凝土自身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2、通过对老化后涂层混凝土的电通量实验研究:发现环氧树脂涂层体系紫外老化后,混凝土的电通量值随老化时间在逐渐增大,混凝土电通量随环氧树脂涂层体系厚度的增加在呈指数型函数降低;自然大气暴露条件和自然海滨暴露条件下,各种涂层体系对混凝土的防护效果均为:聚氨酯>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且漆膜越厚,涂层的防护效果越好。电通量实验作为实验室加速测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方法与实际环境氯离子侵蚀有很好的对应性,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涂层对混凝土的防护效果。3、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分析了混凝土电通量与老化时间的函数关系,找到了预测不同涂层体系厚度在不同使用地区的寿命预测方法。相对于自然大气老化,紫外老化的平均加速效应约为13.31倍,海滨暴露老化的平均加速效应约为1.667倍。对涂层老化前后宏观变化程度和微观形貌的分析发现:有机成膜涂层的抗氯离子防护能力随着涂层老化的衰减原因在于涂层降解腐蚀造成了缺陷的产生以及发展。4、根据涂层使用寿命以及涂层体系的花费,得到各涂层体系的年平均花费,其中底漆+中漆+2遍聚氨酯面漆涂层体系的年平均花费最低,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前提下,此涂刷体系最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