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汉族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分布特点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朝、汉族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分布特点,为成人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穿刺间隙的部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腰椎核磁共振(MRI)检查资料843例,对每一脊柱单元分为4个节段,椎体直接平分为上中下三个节段,椎间盘为一个节段。在仰卧位脊椎MRI正中矢状位T1W1上见到的最远一点作一垂直于脊髓纵轴的直线,对应于相应的椎体节段或椎间盘即为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并通过观察旁正中矢状面椎间盘是否完整及冠状位腰椎和肋骨的关系确定椎体序数。观测并记录腰椎MRI检查所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分析朝、汉族的分布特点。  结果:朝鲜族脊髓圆锥末端最高位于T11-12水平,最低位于L3上段水平,主要集中在L1上1/3(21%)、L1中1/3(15.7%)、L1下1/3(23.5%)和L1-2(16.5%),L1椎体至L1-2水平;汉族脊髓圆锥末端最高位于T12上1/3水平,最低位于L2-3水平,主要集中在L1上1/3(23.7%)、L1中1/3(16.7%)、L1下1/3(18.7%)和L1-2(14.6%),L1椎体至L1-2水平。男性脊髓圆锥末端位置高于女性(P<0.05),汉族男性脊髓圆锥末端位置高于朝鲜族男性(P<0.05),汉族女性与朝鲜族女性之间未见差异(P>0.05),脊髓圆锥末端位置随年龄增长而下移(P<0.05)。  结论: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于L2-3水平以下,L2-3作为腰麻穿刺间隙有脊髓损伤的风险,其位置与民族、性别和年龄有相关性,选择椎管内麻醉穿刺间隙时应考虑上述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式的需要.本文主要根据当前的社会情况,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活动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发挥团
目的:建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的人食管癌细胞系,构建SCID小鼠皮下及原位移植模型,并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该细胞系在SCID小鼠皮下及原位移植模型中生长及转移情况
研究背景: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关节外科较成熟的手术之一,近年来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随访显示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在恢复膝关节前后稳定性方面的效果大部分是成功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不断变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不断增多.随着对高职院校师资方面的投入力量不断加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其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