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审美现代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惧是现代人的生存体验,也是审美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范畴。我们可以在审美现代性语境中对恐惧问题展开梳理与论述,也可以从恐惧的视角反观现代性。恐惧作为虚无主义的必然结果,与虚无主义的起源形式及本质相对应。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后果,它导致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坍塌,由此恐惧进入了现代人的生存体验。在对恐惧的现代性基础进行了探讨之后,我们就可以以美学的方式思考恐惧问题。以海德格尔关于恐惧的哲学思考为依托,从恐惧与存在、恐惧与死亡两个视角来揭示恐惧作为人类生存境况的本体意义。在审美现代性语境中探讨恐惧问题,可以发现审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的张力结构中产生的,其核心是反思,基本功能是救赎。在这一界定的基础上来观照恐惧这一现代生存体验,通过对恐惧的审美化论述,我们可以达到对“诗意生存”的审美阐释。把审美看成是人通向自由诗意生存的一种可能。
其他文献
马克思美学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其自身思想内容体系也日渐完善,不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思想流派也影响着马克思美学的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美学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美
介绍风力发电认证标准及认证和测试机构,指出风电机组认证的必要性,研究风电产业认证的内容、要求和流程,并对主要风电国家认证标准体系和海上风电机组认证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自近代以来,人性问题愈发重要。而人性恶的观点是西方人性观的主流和导向。霍布斯据此而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比较深刻的、系统的,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人性理论。霍布斯也正是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发达国家核心阶梯法、单元衔接法、分类衔接法、直接衔接法以及学校衔接法五种中高本课程体系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艾思奇根据时代发展和群众的具体斗争实践创作了一本《大众哲学》,这本书以其通俗简明、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文本结构和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阐释了
中国的当代美学可谓是异彩纷呈,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学热慢慢散去之后赢来了80年代实践美学的大发展时期,到90年代后实践美学开始崛起,受西方美学影响之深的中国美学在
本文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主题,以时空的变迁为线索,来连贯古今,以理论与实际想结合的方法从价值论和存在论上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我国30年来阶层结构变动的关系出发,在借鉴西方阶层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从和谐社会的视域下对当前我国阶层结构的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