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归经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生姜的有效成分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脾胃虚寒组和正常组大鼠体内组织分布观察,探讨生姜的归经。   方法:   1 通过查阅文献,澄清关于生姜归经的认识。   2 生姜温中药效观察:灌胃4℃食醋复制大鼠脾胃虚寒模型,观察大鼠平均体重和平均进食量,评价生姜的温中作用。   3生姜有效成分的检测 采集脾胃虚寒和正常组血清及组织进行生姜成分分析。   3.1 6-姜酚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 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6-姜酚在大鼠血清中浓度变化,进行分析。6-姜酚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 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6-姜酚在大鼠组织内的浓度,并进行分析。   3.2 6-姜烯酚、8姜酚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和各脏腑的分布   4通过生姜有效成分的检测探讨药物分布与归经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中药归经实质。   结果:   1.生姜文献研究表明,生姜归脾、胃、肺,心、肝经,主要归脾、胃、肺经。   2.生姜的温中药效观察:生姜能够显著增加模型组大鼠进食量,改善大鼠的体重,使大鼠活动力增强,便溏逐渐消失。对脾胃虚寒模型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3.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大鼠灌胃生姜后, 6-姜酚能够广泛的分布于大鼠的各组织中,6-姜酚在组织中分布浓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胃、小肠、大肠、肺、脾、肝、肾、心,脾胃虚寒组较正常组,血清中浓度有所增加;组织分布中,吸收比较快,5min均能在各组织中检测到,特别在胃、小肠组织中浓度有明显的增加。6-姜烯酚、8-姜酚在大鼠血清中能检测到,但是浓度特别低;在正常组的组织中未见分布,在脾胃虚寒组中分布与胃、小肠、大肠、脾。6-姜酚、6-姜烯酚、8-姜酚均在大鼠的脑中没有分布,6-姜烯酚、8-姜酚较6-姜酚在脾胃虚寒组的组织分布中有了明显的选择性,不同的有效成分分布于不同的组织中。   4.生姜的归经:通过对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总结,生姜主要归脾、胃、肠经,可能归肺经、心经、肝经、肾经。   结论:归经文献表明,生姜主要归脾、胃、肺经。也有其归心,肝经的记载。本实验采用正常组和脾胃虚寒组研究生姜的有效成分,生姜的三种代表性成分6-姜酚、6-姜烯酚和8-姜酚可以选择性的分布在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等多个组织器官中。从三种成分分布的含量高低认识生姜的归经,则生姜归胃、小肠、大肠、脾经。中医认为脾为主运化,反映的是机体的消化功能。小肠、大肠是西医的重要消化器官,因此,药物分布在小肠、大肠应与归脾经对应。故实验结果支持生姜归脾、胃经。
其他文献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甜、糯品质和独特风味的一类专用鲜嫩玉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进行采收。与普通籽粒玉米相比,鲜食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鲜食玉米根据食用特点划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高品质甜玉米色泽光鲜靓丽,口感甜爽脆嫩,皮薄且无渣,可生食。糯玉米口感香粘软滑,风味俱佳,商品性好。甜加糯玉米既有甜玉米的清新甜脆,又有糯玉米的香粘软滑。  目前,北京市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3万余亩,主要分布在房山、
期刊
期刊
大德育包括丰富内涵,对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大德育平台将所有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起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目的: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Bacmid-kgf1,完成杆状病毒的传代,扩大病毒滴度。完成KGF-1在sf9细胞中的正确表达,初步确定表达的最佳条件。纯化得到高纯度蛋白,通过BaF3细胞及小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试图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着手,探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The improvement of read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目的:大建中汤是临床上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证的有效方剂,主要有花椒、干姜、人参三味中药组成。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制药技术的研究方法和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这种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对心理学、教育学加以学习,来减少学生在
“三农”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的中心在农民;农民问题最根本在农民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根
现代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带来了又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