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与仿真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its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用带式输送机作为现代矿山最理想的输煤设备,正在不断向着大型化、长距离、高带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根据静力学理论进行设计的带式输送机已经不能满足输送机的设计要求,而利用输送带的粘弹特性,结合刚柔混合多体动力学理论对带式输送机系统进行三维建模,研究其动态特性,并对具体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矿用大型输送机研究及设计的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选取适当的输送带粘弹特性模型,建立了输送机整机离散动力学模型,对其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推导;之后研究了新一代刚柔混合动力学软件RecurDyn的优缺点及其建模理论,打好理论基础后,建立了合理的矿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张力、应力等动力学研究并进行了验证;之后对芒来露天煤矿输送机起动阶段进行了优化设计,达到了对矿用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严格按照虚拟样机的设计路线进行。首先运用RecurDyn多体动力学软件提供的皮带模块及参数化建模方法结合通用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对输送机进行建模,并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然后,对矿用带式输送机在起动过程中的张力分布进行了研究与仿真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数据的准确性之后应用壳单元模拟输送带,得到输送带的环向应力及轴向应力分布并不均匀,都呈现出两端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最后对芒来露天煤矿M212带式输送机进行建模,在最大张力点布置传感器,研究了几个参数对张力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S型曲线或者增加起动延时时间、加速时间对于改善输送带最大张力效果比较明显;而增加带速不仅会使输送带张力增大还会带来一些新的安全隐患。通过相应的研究为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瓦斯事故一直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瓦斯抽放是解决瓦斯事故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主要针对如何解决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抽
本文研究的YZ4DA5-30型高压共轨柴油机是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为满足国家排放法规和市场的需求,在已稳定达国Ⅲ排放标准的YZ4D37TC型柴油机的基础上所开发的一款满足国Ⅲ排
本文研究双积分系统的控制问题。为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及鲁棒性,采用鲁棒控制方法。论文研究了鲁棒H∞控制设计中的加权函数的选取原则,设计了双积分系统的鲁棒控制器。作为
本文介绍了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原理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单体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单体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测定并分析。
本论文主要是对煤层干式钻进孔口除尘技术的研究及除尘装置的研制。在分析国内外钻孔除尘现状基础上,运用粉尘的相关性质和现场调研的结果,以及旋风除尘、重力除尘和喷雾除尘
核电是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为了提高核电安全性,第三代核主泵采用屏蔽电机主泵,以避免一回路冷却剂的泄漏。屏蔽电机主泵电机定转子之间不同于普通电机的气隙,充满了液体冷却剂介质,使得电机转子成为液体浸没式转子,两端通过两个水润滑径向轴承支撑在定子壳体,定子端部焊接在蒸发器下端。屏蔽电机主泵特殊的安装方式和转子运转环境使得其动力学行为显著不同于传统的轴封式核主泵。本文以屏蔽式核主泵为对象,研究定转子表面
目的 通过1例B(A)血型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B(A)血型的特点和家系遗传规律.方法 应用试管法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l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
井下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和井下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是矿井综合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矿井建立了高效的现代化设备管理模式,为矿井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
当前基于CAD模型的虚拟现实建模方法存在模型面片数量过多或者容易产生狭长、病态的三角形、易丢失边界特征等不足,因此难以满足虚拟现实系统实时渲染以及视觉上的需求。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