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咽喉不利即咽喉部的不适症状,临床常见,病因病机复杂,涉及疾病谱广泛,不仅咽喉疾病会见咽喉不利,全身其他其系统疾病也会出现。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临床著作。其关于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条文较多,但散见于各篇。本文从症状学角度研究系统整理《伤寒杂病论》中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和证治特点,以求最终能够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第一部分首先对"咽喉不利"含义进行界定,明确研究方向;第二部分探究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学术源头,即研究《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关于咽喉不利的生理、病理及药物治疗;第三部分以宋本《伤寒论》和邓珍本《金匮要略》为研究对象,筛选其中关于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原文,结合名家注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系统梳理《伤寒杂病论》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总结其证治特点,并列举自己导师辨治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验案,以扩展临床应用思路。结果张仲景所论咽喉不利主要包括咽喉疼痛感、咽喉干燥感、咽喉阻塞感三类,其主要病因:1.外邪侵袭2.实邪内阻3.七情内伤4.久病耗伤5.失治误治6.外伤生疮。主要病机:1.火热伤津2.湿热熏蒸3.疫毒结聚4.阳明热盛5.热郁少阳6.邪客少阴7.肝郁痰凝8.风热犯肺9.风寒犯肺10.痰饮内停11.阴盛格阳;12.阳热亢盛13.阳虚饮逆14.阴虚火炎15.阴阳两伤。治则治法:通利咽喉,兼顾调补阴阳、滋阴降火、温阳化饮、清热解毒、化痰除湿、疏肝解郁、疏风宣肺、和解少阳、通腑泄热。治疗方剂:1.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2.小青龙汤3.瓜蒂散4.猪肤汤5.甘草汤、桔梗汤6.苦酒汤7.半夏散及汤8.通脉四逆汤9.大承气汤10.麻黄升麻汤11.甘草泻心汤12.苦参汤13.升麻鳖甲汤14.小建中汤15.射干麻黄汤16.麦门冬汤17.奔豚汤/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18.半夏厚朴汤。咽喉不利证治特点:1.继承《内经》,六经分治(太阳咽塞、阳明咽燥、少阳咽干、太阴咽干、少阴咽痛、厥阴咽喉不利)2.杂病证治(狐惑病咽干、咽烂,阴阳毒咽喉痛,虚劳病咽干,奔豚气气上冲咽喉,喘咳喉中如水鸡声,肺痿咽干,肺痈咽干)3.咽症为立法参考依据4.开创含服之法。结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为仲景辨治咽喉不利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总结了《伤寒杂病论》中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其从六经、脏腑辨治咽喉不利相关病症的证治特点,对后世临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