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刻蚀玻璃纤维(GF)/等规聚丙烯(ipp)复合材料界面β横晶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did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增强等规聚丙烯(iPP)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物理性能对其应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纤维与iPP形成的界面是材料性能的关键,因此调控纤维与iPP的界面相结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于玻璃纤维(GF)增强iPP体系,界面相容性差,通过有效途径如对GF进行表面处理、对iPP进行改性等来提高界面的相容性一直倍受关注。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通过酸刻蚀处理GF的方法来改善GF/iPP复合材料的界面相结构,在等温结晶的条件下,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发现,酸刻蚀GF可诱导iPP在结晶初期生成α环状晶核,在随后的结晶过程中生成了只能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才能产生的β相横晶,然而关于酸刻蚀GF诱导iPP产生p横晶的原理以及能否将这种处理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如注塑成型)并没有进行阐述。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POM、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二维广角(2D-WAXD)、二维小角(2D-SAXS)、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实验手段来揭示酸刻蚀GF诱导iPP产生p横晶的主要原理以及研究GF/iPP复合材料注塑制品的微观结构及性能,为能够做出既增强又增韧的GF/iPP复合材料提供依据。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GF经过酸刻蚀处理,其化学成分、化学基团、表面形貌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因素不是GF诱导iPP产生p横晶的原因,即酸刻蚀GF自身并不具有诱导iPP产生p横晶的能力;(2)酸刻蚀GF使得GF产生的某种变化将压样过程中垂直于纤维轴向的应力效应保存下来,在等温结晶的过程中,应力作用诱导iPP产生平行于纤维轴向方向排列的片晶,即α环状晶核,α环状晶核在随后的等温结晶过程中诱导iPP产生β横晶。关于酸刻蚀对GF的影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3)通过熔融共混注塑机注塑制得纯的iPP、未经酸刻蚀处理GF(0-GF)/iPP、酸刻蚀GF(4-GF)/iPP样品,在注塑制品中相同的位置,4-GF/iPP样品中p晶的含量最高,其次是0-GF/iPP,在纯的iPP样品中p晶的含量最少。其中芯层p晶的含量较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4)纯的iPP注塑样品中芯层含有较多的p晶,且主要以球晶存在,这主要是共混注塑机的预剪切作用所引起的。熔体在料筒中熔融塑化的过程中,螺杆的旋转所带来的预剪切会产生一些先驱体(局部取向的分子链团),含有先驱体的熔体注塑到模具型腔后,在芯层部分未松弛的先驱体诱导iPP产生p球晶。(5)0-GF/iPP注塑样品中界面存在少量p横晶,p横晶的存在主要是注塑充模过程中GF与iPP熔体间相对流动所引起的局部剪切所产生的,4-GF/iPP注塑样品界面存在大量p横晶,因为4-GF可以更好的将局部剪切应力效应保存下来。
其他文献
1993年《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由《国民经济的法律调整》一书(1984年交稿,出版于1986年)初步阐释的“国家调节说”思想的核心理论体系全面建成。该书随后接续4版
期刊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发展煤化工,以煤化工代替部分石油化工产品,对于调整我国能源化工结构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煤气化是以煤为原料,
在信义关系中,信义义务是防范受托人滥用权利、保护委托人利益的重要机制.资管的本质属性应为信托,资管机构和投资者之间构成信义关系,故资管业务中受托人滥用权利的行为仍为
宽大制度的完善不仅应从“建构理性”的角度制定规则,还需站在施策对象的立场运用“经验理性”补强制度设计.宽大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与刑事制裁、行政执法、民事诉讼相互协调
因为巨磁阻效应的发现,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锰氧化物La1-xCaxMnO3受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其中的电子轨道,自旋,电荷,晶格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类材料表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如金属-
掺铝氧化锌(AldopedZnO,AZO)透明导电薄膜由于具有电阻率低、透光率高、稳定性好、无毒等优点而常用作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AZO薄
随着航空航天、大型船舶等国家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型锻模的需求日益增加,世界上最大的模锻液压机(8万吨压机)已投产使用,其所用的锻模单块重20~40吨。对于此类大型锻模
本文分别采用具有良好螯合性能的聚乙烯亚胺(PEI)和多乙烯多胺(PP),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纳米Fe0反应,以戊二醛作交联剂,制备合成新型的纳米Fe0复合螯合吸附剂。通过与模拟C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