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世英不仅是一名闻名于中外的哲学家还是一名贯通中西的美学家。在张世英的美学研究论著中,关于审美境界的论述是相当丰富的。与其他学者在阐述审美境界时有所不同,张世英将审美与自己所提出的万有相通的境界观结合到一起,并提出了以万有相通为本体论又以万有相通为追求的审美境界观。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张世英的哲学与美学论著的研读,对他所提出的万有相通的审美境界观进概括与梳理,并分析阐述其特征与价值。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绪论部分:首先,概述张世英先生的学术研究与理论著作,并梳理现代学术界对张世英研究的现状;其次,分析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最后,阐述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第一章:在对境界的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入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并对其审美境界观进行概括。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是指审美主体从“人——世界”的在世结构出发,以万有相通为本体论又以万有相通为审美追求的自由境界观。第二章:主要是从审美境界观的构成、呈现、特征三个方面具体阐发张世英关于审美境界观的内涵。第一部分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构成。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主要由在场与不在场、思维与想象、自我与世界构成。张世英认为,审美境界的建构需要借助于思维与想象,对在场的人或物进行不在场的超越才可以通达到审美的自由境界。第二部分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呈现。审美境界不单单属于形而上的美的境界的追求,它还是人生、艺术、语言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领域中的审美境界的追求。第三部分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特征。从纵向上看,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既包容了中西哲学思想又超越了中西哲学思想;从横向上看,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既包容了在场的人或物又超越了在场的人或物;综而视之,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还可以融注到生活、人生、艺术、宇宙等领域中去。因而,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又具有超越性、包容性、现实性的特征。第三章:从中、西方两个角度分析了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思想渊源。第一节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第二节是张世英审美境界观对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对黑格尔哲学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借鉴。第四章:主要是对张世英审美境界观的评价。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美学的未来发展、真善美的统一性、哲学家的人文忧思等方面来肯定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的理论价值。第二部分则是从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来表现张世英所提出的审美境界观对现实的启示性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张世英的审美境界观,在肯定其审美境界观未来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审美境界观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