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等8种生物标志物在TNBC中表达及胡桃醌对TNBC细胞株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Survivin等8种生物标记物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实验目的]探究49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R、CD8、FOXC1、DCLK-1、PD-L1、MAGE-A4、Survivin及WT1等8种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法]回顾性收集从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R、PD-L1、CD8、FOXC1、DCLK-1、MAGE-A4、Survivin 及 WT1 等 8 种生物标志物蛋白的表达。并分析Survivin等8种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1.肿瘤细胞中各生物标记物的阳性表达率:AR为40.82%(20/49)、FOXC1为81.63%(40/49)、Survivn为79.60%(39/49)、DCLK-1为71.42%(35/49)、MAGE-A4为20.41%(10/49)、CD8为34.70%(17/49)、WT1为24.49%(12/49)。FOXC1阳性表达率最高,与不表达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和肿瘤间质免疫细胞的PD-L1阳性率分别为24.49%(12/49)和49.00%(24/49)。2.各生物标记物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肿瘤间质免疫细胞的PD-L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2),AR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肿瘤细胞的PD-L1与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7,P=0.001);此外,CD8与WT1的表达(r=0.272,P=0.049)、Survivin与DCLK-1的表达(r=0.326,P=0.017)及Survivin与MAGE-A4(r=0.448,P=0.001)均应呈正相关。肿瘤细胞的PD-L1与MAGE-A4的表达(r=-0.338,P=0.013)及PD-L1与DCLK-1的表达(r=-0.790,P=0.000)呈显著负相关,肿瘤间质免疫细胞PD-L1与WT1的表达(r=-0.628,P=0.000)同样呈显著性负相关;AR与Survivin的表达(r=-0.566,P=0.000)也呈显著性负相关。[实验结论]Survivin、PD-L1、CD8、FOXC1、DCLK-1、MAGE-A4及WT1等8种生物标记物在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组织种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并且较WT1等标记物相比,PD-L1、AR级DCLK-1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更为密切。值得进一步去探索其在三阴性乳腺癌种的价值。第二部分胡桃醌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及对Surivin等生物标记物表达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胡桃醌(Juglone,Jug)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和生物标记物的影响。[实验方法]采用 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 Jug 与 DDP 对 MDA-MB-23 1、MDA-MB-468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DAPI及PI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Jug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周期及凋亡影响。免疫组化化学染色法检测Jug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Surivin等生物标记物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1.Jug对MDA-MB-231、MDA-MB-468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存在明显抑制增殖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显著时间及浓度依赖性。24hIC50值Jug作用组分别为:3.44μg/mL、3.59μg/mL;48hIC50值Jug作用组为:2.85μg/mL、2.91μg/mLL。2.Jug可以通过影响周期将MDA-MB-231、MDA-MB-468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3.细胞爬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Jug处理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24h后,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株细胞的CD8及WT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用Jug处理前后结果相一致,都为阴性;Survivin结果由Jug处理后均由原本的阴性转化为阳性;两株细胞的AR染色结果由Jug处理后分别由原本的中度阳性变为弱阳性,和由弱阳性转化为阴性;DCLK-1的结果由未处理的阳性转为弱阳性或阴性;MAGE-A4染色结果分别为由阴性变为阳性表达,和一致阴性表达。[实验结论]Jug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MDA-MB-468细胞株存在明显抗肿瘤作用,对生物标记物包括AR、FOXC1、DCLK-1、MAGE-A4、Survivin及WT1有一定调控作用,或许这些生物标记物可以作为Jug治疗TNBC的预后因素,或者未来可以开发与Jug联合的生物制剂。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不同证型的影像学标志物如腔隙性脑梗死(LI)、脑微出血(CMBs)、扩大的周围间隙(EPVS)、脑白质高信号(WMH)、脑萎缩等表现及认知情况的差异,探讨各中医证型与上述项目的相关性,为中医规范化、客观化诊治脑小血管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基于患者的临床症候表现,根据中医理论将其辨
目的:观察腰腹联合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并探析其理论依据。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6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屈髋屈膝顿压法配合基础疗法(中药薰药治疗+腰椎三屈位牵引);观察组采用腰腹联合手法配合基础疗法(中药薰药治疗+腰椎三屈位牵引),手法治疗1次/2d,14d为一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JOA评分、NRS评分
目的:杨梅素具有消炎、杀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水溶性差,在体内难以吸收等因素难以成药,因此对其进行了结构修饰。M10-Na作为杨梅素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药理活性。在用于治疗氧化偶氮甲烷/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中,其药理活性显著优于杨梅素和美沙拉嗪。本文主要对M10-Na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为该化合物的成药性、给药途径及药效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
背景:骨髓炎(Osteomyelitis,OM)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关于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论。有研究表明多种不同形式的微波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但尚无关于脉冲电磁场的报道。本研究中,我们假设可用于骨不连治疗的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PEMF)也同样具有杀菌作用,并通过体外及动物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方法:体外实验:(1)不同作用时长的P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活血解毒饮对胸腰椎骨折术后疼痛、中医证候及炎症指标的影响,评价活血解毒饮对胸腰椎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活血解毒饮。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8天的疼痛视觉模拟法(VAS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对保胆取石手术适应症的确立和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提供更客观、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Pubmed数据库、Web
目的:利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模拟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检测microRNA-1、MAPK3等表达水平,探讨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利用成年大鼠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心肌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C)、模型组(M)、益气活血方组(YH)。将模型组(M)、益气活血方组(YH)置入缺氧小
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干预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干预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疼痛肿胀的有效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优势。根据临床疗效得出结果,为现有半月板损伤合并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治疗的方案提供中医药的补充治疗。方法1、身痛逐瘀汤加减的处方:川牛膝、桃仁、萆薢、红花各15g,苍术、黄柏、当归、川芎、威灵仙、地龙、没
目的:观察补气养血除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证)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使用补气养血除痹汤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并为临床提供新的有意义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证)患者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口服,剂量从7.5mg开始,根据个体耐受情况,每周增加2.5mg,一般剂量7.5mg~15mg,维持剂量10mg,每周1次);塞来昔布胶囊(
研究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醒窍冲洗液应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疗的优越性,钳取患者部分鼻腔黏膜组织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性指标,以此来探究醒窍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术后上皮化治疗中的优势,为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患者中,收集60例需要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不伴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