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饲料工业一直不断的发展提高。中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在2005年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并于两年以后达到1.23亿吨,与此同时,中国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二饲料大国。伴随着饲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动物养殖业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而且由于饲料质量的提高,动物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消费的需求,其质量也得以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得以增强,出口量逐步增加。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也让直接影响到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饲料质量问题得以逐渐的暴露,尤其是近几年,由饲料产品质量所引发的对人民身体健康和消费者利益造成伤害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无论是兽药残留现象,抑或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作为中国饲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因素,饲料质量安全问题已经造成中国畜禽产品出口受阻,并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饲料安全法律体系得以初步形成。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我国饲料安全的法制化管理与国际水平还有差距,框架结构也需要更进一步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发达国家,只要是饲料安全法规体系对所涉及的内容,均配有非常科学、严格、细致的规定,而且可操作性强,对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利等具体细节上的规定也是十分清楚的。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食品安全的大事。从使用抗生素到出现疯牛病,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上不得不予以考虑的问题,正是由于在某些程度上,消费者的安全与饲料质量安全有直接联系,世界各国对于饲料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都非常重视和关注。在饲料管理和饲料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应向更有经验的美国、加拿大及欧盟等国家学习,他们的饲料管理制度在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正是在了解外国的饲料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先进经验饲料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对我国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进行或简要或深入的分析。并在饲料法规及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饲料质量的监管、推行HACCP体系及信用体制。本文旨在通过这些分析和比较,能作用于我国饲料产品质量全水平的提高,至此才能有人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希望能让饲料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促进中国饲料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