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对骨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60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探讨骨折端微动对骨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使轴向加压型外固定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方法:本课题制备了兔胫骨骨折端微动模型,与骨折端弹性固定模型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骨折端骨密度值;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流监测仪观察局部微循环动态变化;通过万能材料实验机测量骨痂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扭转强度;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骨痂中TGF-β1、BMP2、bFGF、VEGF的表达和分布,利用原位杂交方法在mRNA水平上检测骨痂中TGF-β1 mRNA、BMP2 mRNA、bFGF mRNA、VEGF mRNA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1.骨折端微循环变化:术后1d时骨折端血流量显著下降;术后7d恢复到正常水平。14d时固定组、微动组血流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微动组较固定组血流量更为丰富,有显著差异(P<0.05);固定组于21d血流量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少。微动组的峰值位于28d。两组血流量于21d、28d、42d差异显著(P<0.01);56d时两组血流量仍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骨密度测量:术后14d时固定组、微动组骨密度为正常的10%左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21d、28d两组骨密度有明显上升,微动组与固定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42d时微动组骨密度高于正常水平。56d时微动组骨密度稍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固定组骨密度高于正常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骨科专业 3.骨折端生物力学测量:(l)术后14d时固定组、微动组弯曲刚度非常低,不足正常的3%,两组无显著差异。21d时有明显上升,但两组仍无显著差异。28d、42d时两组弯曲刚度逐渐上升,微动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固定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56d时固定组、微动组弯曲刚度均接近正常,两组无显著差异护>0.05)。(2)术后14d、21d时固定组、微动组扭转刚度非常低,两组无显著差异。28d、42d时两组扭转刚度均显著升高,微动组升高幅度大于固定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56d时微动组弯曲刚度达到正常水平,固定组接近正常,但两组仍有显著差异护<0.05)。(3)术后14d、Zld时固定组、微动组骨折端为纤维连接,扭转强度无法测量。术后28d、42d、微动组弯曲强度大于固定组,相差显著(p<0.05)。术后56d微动组弯曲强度已接近正常,固定组只有正常的80%,两组相差非常显著护<0.01)。 4.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1) TGF一pl蛋白及mRNA表达于间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骨细胞及骨基质。TGF一pl蛋白及mRNA染色阳性指数术后14d、21d、28d微动组大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BMP:蛋白及mRNA表达于间质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骨细胞及骨基质。在骨折愈合过程早期高度表达,峰值位于骨折后14d,其后表达水平降低。BMP:蛋白染色阳性指数术后14d、21d、28d微动组大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d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bFGF蛋白及mRNA在间质细胞、 骨细胞胞浆内表达。bFGF蛋白及mRNA染色阳性指数术后1 4d、2 ld、28d微动组大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折后早期VEGF及vEGF mRNA主要在骨细胞的胞浆中表达。以后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后出现VEGF的阳性反应。微动组与固定组比较,VEGF成软骨细胞、先及VEGF mRNA军医进修学院博士学位论文骨科专业染色阳性指数术后14d、21d、Zsd差异显著(p<0.05)。 结论: 1.微动对骨折端的局部血流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微动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表现在微动组的骨痴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扭转强度显著高于固定组。 3.微动可显著增强骨折端TGF一pl、BMPZ、bFGF、VEGF蛋白及mRNA表达。
其他文献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表现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一些语言之外的因素。政治报道中,隐喻体现出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社会现状。本文以2014年度《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40篇
目的:探讨干扰或转染Runx2基因后对小鼠骨肉瘤细胞K7M2、K7和人骨肉瘤细胞株HOS体外,体内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将Runx2和si Runx2转染到骨肉瘤细胞中,观察细胞变化。加入I
新时代大众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工具、场地以及方法上都发生改变,也给大众化工作带来了挑战。在传播方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探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
各种创伤、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肌病(如肌营养不良症)所致的肌损伤一直是影响人们生活的疾病之一,治疗上述肌损伤的手段有药物、物理疗法(包括各种理疗)、中医中药、介入等方法,但
目的1.用RFDD-PCR、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FAS以及与FAS过度表达可能相关的ErbB家族、PI-3K家族和FABP家族不同成员在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纤维腺瘤
为了解貂源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基本特性,对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血清型鉴定、 ToxA 基因检测、强毒株筛选及绝对致死量(LD 100 )测定。结果表明,铜绿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004年20例SAP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20例中治愈18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16例,手术治疗4例.